直播間成大舞臺 他們帶火古風國潮
二胡獨奏、古箏輕彈、戲腔婉轉……近些年,這些古風滿滿的傳統演出形式正在抖音直播間里輪番上演,身懷絕技的主播傾情演出,獲得了觀眾的打賞和點贊。鎮江小伙王彬彬唱火了錫劇,用優美的唱腔緩解了旅居在外游子的鄉愁;南京姑娘高紫涵,一曲二胡意境滿滿,琴聲悠長,吸引了大量年輕網友的關注;常州女孩慕雪兒(藝名),穿著漢服彈奏古箏,仙氣飄飄地展現了江南水鄉的婉約之美……還有更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用各自的絕活活躍在直播間里,把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帶到更多的觀眾面前,讓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甚至“10后”喜歡上了傳統文化,帶火了國潮。
紫牛新聞記者 張冰晶 萬惠娟
1、與錫劇泰斗同名的小伙 觀眾在直播間聽到熟悉鄉音
說起王彬彬這個名字,相信很多熟悉戲劇的朋友都會想起錫劇泰斗王彬彬老先生,而在如今的錫劇圈,一位和老先生同名的90后小伙王彬彬也在努力追逐錫劇夢想,他還入駐抖音直播間,把錫劇這個地方劇種搬到了大眾視野里。“姑母哎,我把那道情唱到北京城……”鏡頭前,這位帥氣的90后小伙優雅地唱著經典劇目,讓不少年長的觀眾熱淚盈眶,“年輕時只有鄉里搭戲臺才能看的戲,現在打開手機就能看了。”
王彬彬,江蘇鎮江人,畢業于江南大學國際會計專業。說起與錫劇的結緣,王彬彬笑說還真和自己的名字有關,“高中畢業時,偶然看到新聞上報道了錫劇泰斗王彬彬老先生去世的消息,看完老先生的藝術人生后我很感慨,也對錫劇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找了一些唱段來聽,沒想到一下子被優美的曲調吸引了。自學錫劇沒多久,就能簡單地唱上一兩段了?!鄙洗髮W后,王彬彬常利用課余時間去錫劇老師家里求教。
畢業后,他去常州電視臺實習,成了一名戲劇節目主持人。2014年,他離職回鄉創業,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承接戲劇演出。2020年疫情期間,他經朋友介紹接觸到了直播,“當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演了《珍珠塔》,沒想到點贊非常多,因為《珍珠塔》在江南地區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有的觀眾說他人在外地,聽這個戲想到了從前在家鄉的日子,緩解了鄉愁,我聽了特別感動?!?/p>
如今的他,直播四年了,1000多場直播吸引了十幾萬粉絲。他說:“踏踏實實唱戲,清清白白做人的演員,被稱為藝術家,這說明這個時代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我覺得對我們年輕人來說,用直播的形式傳播傳統文化,是一種機遇?!?/p>
2、直播間拉二胡的女孩 實現把民樂拉給更多人聽的夢想
晚上9點的抖音直播間里,高紫涵坐在鏡頭前,五指上下翻飛,一陣激昂的旋律逐漸放緩后,她用左手摁出下滑音,右手快速揚起,用顫弓技巧模仿出一聲聲烈馬的嘶鳴,一首《賽馬》曲調歡快、節奏鮮明。一曲結束,網友們開始刷禮物,進入點歌環節,她又拉起《茶山情歌》《中華民謠》《葬花吟》等曲目。
南京姑娘高紫涵今年29歲,從5歲開始學習二胡,“第一次見到老師手里的二胡,簡簡單單的兩根弦,普普通通的一副筒兒,竟然能演奏出如此豐富的音色,我一下就被迷住了?!弊虾瓘牟挥X得練琴苦,自覺性很高,不需要家長督促,每天都會練習三小時。
一路順風順水地考上南京藝術學院中國樂器演奏專業,碩士畢業后考進南京市演藝集團擔任二胡演奏員。“我們這一行其實就業大致只有三個方向,進樂團、當老師或者開琴行,我想換條路走走試試?!?021年8月,高紫涵離職后進駐抖音平臺,陸陸續續發布了幾條拉二胡的短視頻作品,逐漸吸引了一批熱愛民樂的粉絲。
2022年年初,高紫涵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開始了直播,不僅讓更多人發現二胡的魅力,也吸引了很多網友為她打賞。《葬花吟》《二泉映月》等都是很受觀眾歡迎的曲子,經常有觀眾點歌、打賞鼓勵。高紫涵告訴記者,直播間總觀看人次最多一次將近50萬,同時在線人數超過一萬人?!岸兑魩臀覍崿F了我把二胡拉給更多人聽的夢想。”
如今,每晚9點,高紫涵會固定開始直播,二胡在高紫涵手中的奇妙反應,讓直播間里的人越聚越多。一年多來,高紫涵在抖音表演了上千首曲目,“我的粉絲80后、90后、00后都有,還有年輕人說想學,經常跟我交流,我也計劃在今后的表演中加入更多年輕人喜歡的創新元素?!?/p>
3、穿漢服彈古箏的江南女孩 仙氣飄飄展現家鄉婉約之美
一襲漢服,一曲古箏,溫婉如水的“琴箏小狐”出現在直播間的時候,讓屏幕前的觀眾如沐春風。這是一位彈奏古箏的美麗女孩,在她的直播間里,《青花瓷》《蘭亭序》等流行歌曲她都能信手拈來。“琴箏小狐”名叫慕雪兒(藝名),是一名90后,常州人,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她笑稱,有粉絲觀眾說她不是最專業的古箏博主,但卻是最用心的。
初中時,她才第一次接觸古箏,在興趣班里學了三年,高中時忙于學業就把古箏的愛好暫時擱置了。直到大學,有了更多空余時間的她跟著一位聲樂系的學姐學習古箏彈奏。慕雪兒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后,在常州當地一家婚慶公司從事策劃類工作。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經常賦閑在家,就開始接觸到了短視頻平臺。
本身很喜歡古典服飾的她,最開始喜歡穿著旗袍直播,后來慢慢發現漢服越來越受歡迎,于是她轉而成了一名“漢服小姐姐”?!白鲋辈ヒ凶约旱奶厣?,不可能只靠服化道吸引觀眾,所以我就把古箏也搬進了直播間,開始把內容轉變為穿著漢服彈奏古箏。原本是隨性而為的嘗試,沒想到漸漸地有不少觀眾開始點歌,于是就利用空余時間買很多樂譜,自己在家鉆研怎么彈出更多曲子。漸漸地,練會了《十面埋伏》《白馬》這種氣場足、手速快的曲子,還有《半山聽雨》《雨碎江南》等古風歌曲,到現在已經會幾百首曲子了,現在粉絲們點歌,我大多數都能彈出來了!”
今年6月,她和朋友一起開了古風工作室,直播和拍視頻也成了她每天工作的主要內容,“我努力用抖音平臺傳播我們的傳統服飾和民樂,讓大家能通過直播間感受到江南水鄉的婉約之美?!?/p>
主播們有了不錯的收益,期待傳統文化被更多人喜愛
近年來,戲曲、民樂等非遺內容在江蘇日漸紅火。2022年,江蘇地區非遺直播觀看達17億人次,是2019年同類觀看量的40多倍;非遺短視頻播放量達226億次,是2017年同類的2000多倍。僅過去一年,江蘇地區非遺直播超51萬場,觀看人次達17億。
隨著觀眾增多,江蘇非遺從業者“云上”獻藝的熱情高漲。過去一年,全省有3.4萬名非遺主播在抖音開播,帶來超675萬小時技藝演出。全國每16位非遺主播中,就有1位來自江蘇。
戲曲、曲藝等演藝類江蘇非遺,不僅在抖音獲得大量關注,還通過展演成功創收。王彬彬告訴記者,直播唱錫劇的四年,緩解了公司之前接不到線下演出的困境,現在工作室的創收還不錯,也讓他對未來充滿希望;高紫涵說,直播已經成了她每日的固定工作,兩年多的時間,她在抖音上收獲了52萬的粉絲和146萬的點贊,直播打賞也給她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慕雪兒笑著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一套漢服都是幾百元的,貴的能達到四位數,現在直播的收入基本上可以讓她實現“漢服自由”了,足夠多買幾套漢服繼續投入新的古風視頻的生產,形成了一個較為良性的循環。
不過,幾位主播都表示,能帶來創收是很大的驚喜,但他們最期待的,還是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在新的平臺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喜愛。(揚子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