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將培育10萬余名高素質農民
本報訊(記者余嘉熙 通訊員葛慧君)近日,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馬店鎮關廟村,李應賢像往常一樣在田埂上巡看,一棵棵“金珠”沙梨正攢著勁兒生長。
據了解,今年66歲的李應賢是全國勞動模范、高級園藝師,也是洛寧縣“金珠果”產業的領頭人。交叉嫁接、科學管理、觀測、檢驗、復接、再檢驗……經過十幾年的艱難探索,李應賢培育出了外觀美麗、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果實豐產、抗病性強的沙梨新品種,并取名“金珠果”。該品種榮獲“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A級綠色食品證書”等榮譽,李應賢也榮獲洛陽市“十佳新型職業農民”、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傳統果園及其產品已經趨于邊緣化,如果無法從‘老把式’成長為‘新農人’,勢必會被市場淘汰。”李應賢說。
為此,他帶領返鄉接棒的女兒創新“喬砧密植”沙梨種植新模式,提升品質和口感,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在李應賢的帶領下,洛寧縣發展金珠沙梨面積4萬余畝,年產量4000萬公斤,年產值1.2億元,惠及群眾2000余戶。
在河南,有越來越多像李應賢一樣愛農業、懂技術、善管理的“老把式”變身為職業農民。
近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并印發《河南省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2023年圍繞糧油穩產保供任務開設的班次和培育人數不低于80%,重點面向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和種養大戶,“四類并進”統籌推進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農業經理人)能力提升、種養銷售能手培訓、農村創業創新者培養、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培育等各類高素質農民10.173萬人。
據悉,培育工作將重點圍繞品種、農藝、農機加大指導服務和培訓力度,因地制宜開展大豆單產提升培訓行動、玉米單產提升培訓行動、油料產業發展培訓行動、專業農機手培訓行動、豇豆質量安全控制培訓行動、重點區域產業帶頭人培訓行動等系列專項行動。
此外,《方案》提出,將依托農業農村系統相關管理和技術力量參與承擔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穩定一支專職教師、選聘一批優秀兼職講師,培養一批農民講師,建好用好各類共享師資庫資源。同時,繼續舉辦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示范推廣典型,充分發揮高素質農民輻射帶動作用。
余嘉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