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旅游業強勁復蘇調查:這里的人氣又旺了
本報記者 潘世鵬
邁進2023年,天氣雖冷,但人們心中的暖意漸濃。各地區、各行業都在整理思路、重裝出發,迎接著穩步復蘇的春天。在這個迎來變化、讓人充滿期待的時點,今日起推出“2023我們再出發”系列調查報道,對多個具有代表性的領域行業展開調查,探尋他們恢復、重振、再出發的真實情況,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期和展望。
消費是觀察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里,我國出行旅游火爆,春節檔掀起觀影熱潮,消費市場供需兩旺,展現著中國經濟的旺盛活力與消費信心的持續回升。讓我們先去海南看一看,那里的旅游復蘇勢頭究竟有多強勁。
這個春節假期,海南再次火出圈!
2023年春節返鄉團圓是主旋律,出行旅游也迎來小高潮。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
“春節,不是在海南,就是在去海南的路上”“朋友圈一半的人都在海南度假”“從沙灘到免稅店,全是人”“三亞、萬寧民宿預訂量大幅上漲”“海南西部旅游逆襲,春節5天超26萬人次打卡海花島”……
一條條在海南旅游度假過春節的信息,成為寒冬中別樣的“時髦”話題。海南島這座無數人心心念念的椰風海韻地,在歷經3年新冠疫情起起伏伏之后,敞開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不管從哪兒來,自登島的那一刻起,和煦的暖陽、新鮮的空氣、五彩的鮮花、豐富的瓜果,讓人如癡如醉。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海南省接待游客總人數639.36萬人次,同比增長18.2%;實現旅游總收入92.98億元,同比增長23.5%。海南旅游業何以能夠強勁復蘇?
全域旅游火力全開
隆冬時節,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邊洋村三角梅共享農莊的三角梅競相盛放、姹紫嫣紅,一朵朵、一蓬蓬好不艷麗,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觀賞拍照。農莊負責人吳林橋介紹,“海口三角梅花展是農文旅結合的創新品牌,每天吸引兩三千人參觀”。
作為我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加之自由貿易港建設政策的推動,海南省旅游業近些年迎來了長足發展,特別是今年春節黃金周火熱“出圈”,讓海南成為游客旅游首選地。春節假期,海南各地游人如織,景區景點、賓館、飯店客源爆滿。品瓊菜海鮮,賞椰風海韻,享水上運動……多彩的旅游生活為游客打造眾多體驗。
海口騎樓老街、三亞蜈支洲島旅游區、儋州東坡書院、萬寧石梅灣、瓊海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景區、保亭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樂東鶯歌海……走進海南,景區景點遍地開花,全域旅游發展如火如荼,全鏈條旅游業態打造成效顯著,已成為帶動海南自貿港發展的強勁引擎。
今年是王進在三亞成為網約車司機的第5個年頭,他對三亞的大街小巷都爛熟于心,不用導航就能為游客規劃出最合適的出行路線。
當路上堵得水泄不通時,王進不僅不愁,被記者問起時反而爽朗一笑,道出其中緣由。“疫情時三亞游客很少,一天都接不到幾單,路上是暢通了,但收入也斷崖式下降。”王進說,現在堵車意味著游客都來了,他一天最高能掙到1000元左右,有收入就能養家、過個好年。
海南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游客?
“三亞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陽光,疫情一解封我們就計劃來三亞過年,這里暖和,孩子的鼻炎都好多了。”1月14日就從天津來三亞旅居的胡冰清說,往年就有舉家自駕游三亞過年的傳統,一家20多人分批過來,在三亞吃特色年夜飯、看演出,過個團圓年。
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認為,相較于全國旅游,海南最大的優勢,就是海的主題。冬季的海南,陽光、沙灘、大海向游客們敞開懷抱。此外,在海南熱帶雨林來一場與大自然的深度對話,體驗生態之旅,深受市民游客青睞。免稅購物游也成為海南旅游的“金字招牌”。加之近年來,海南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春節期間不少市民游客走進海島鄉間去體驗獨特的年味,鄉村旅游持續火爆。
海南環島旅游公路及驛站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創造性地開展“旺工淡學”旅游業人才培養模式,世界最大單體免稅店海口國際免稅城建成開業,儋州市海花島旅游度假區驚艷亮相……3年來,雖受疫情影響,但海南旅游發展之路從未止步,一個個標志性項目成為海南旅游業新的增長點,刷新了海南旅游新地標。
旅游產品供給豐富
落日余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海風吹拂、浪花翻涌、椰林聳立,在三亞蜈支洲島旅游區,客船在碼頭停靠后,一波接一波的游客登島游玩。孩童在家長的陪同下盡情享受著戲水的樂趣,在沙灘上揮舞著小鏟子挖沙。三五成群的游客鋪上野餐墊,或席地而坐,或在觀海長廊漫步,愜意地享受著自然的饋贈。
“自2022年12月5日三亞取消分區管控政策后,12月6日上島人數就有了明顯上升,當日游客量增長22%、酒店訂單量增長48%。”三亞市體育旅游協會會長、蜈支洲島旅游區副總裁馮超說,一直持續到春節黃金周期間,蜈支洲島每天游客接待量保持在15000人次以上。面對如此高負荷的體量,蜈支洲島加派二線部門和行政崗員工到一線協助,調派港內所有客船進行接待,讓游客能短時高效上島游玩。
“我和女朋友第一次來蜈支洲島游玩的時候,就對潛水、尾波沖浪這些項目產生了濃厚興趣。現在第二次來玩,我們想參與珊瑚移植行動,加入海洋保護志愿者隊伍。”游客施昊旭說完拉著女朋友向淺水區走去。讓游客從體驗者變成愛好者,正逐漸成為這類水上運動的發展趨勢。
游客對親水項目的熱情明顯比往年高漲。“春節期間,體驗親水項目的游客占比在一半以上,1月23日接待體驗親水項目游客量創歷史新高。”馮超說,今年游客在景區停留時間更長,游玩項目也更多,很多游客選擇住在島上觀看海上日出。為提升消費吸引力,春節期間景區推出了趣玩海島嗨玩套票、極限玩家、豪華環島潛、海島親子游等優惠促銷措施,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除了各種水上項目,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活動也吸引著大量游客。夜幕降臨,在三亞千古情景區,游客有序排隊入場,等待大型歌舞《三亞千古情》開演,自1月13日景區恢復演出以來,劇院內座無虛席,場場爆滿,演出精彩處掌聲雷動,叫好聲不絕于耳。“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演出突破了傳統空間界限,360度全景劇幕層出不窮,特效讓人身臨其境,觀眾的互動參與體驗太棒了。”演出結束走出劇院,游客王先生仍回味無窮。
“春節期間我們除了看演出,還在景區觀賞了黎族織錦,體驗了制陶、糖畫、扎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孩子還免費體驗了銅版印刷,自己動手印窗花。”胡冰清說。
海口騎樓老街品南洋文化,萬寧日月灣享沖浪運動激情,昌江尋木棉花之戀,儋州海花島感受童話王國……這個春節假期,海南旅游火力全開,文旅活動豐富多彩。海南通過加快旅游與農業、體育、健康、養老、文化創意、節慶體驗等領域深度融合,培育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給正在形成。
新業態亮點紛呈
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華燈璀璨……當沉寂了3年的濱海旅游城市遇上解封后的首個春節黃金周,海南旅游經濟瞬間激活。離島免稅購物異軍突起,亮點紛呈。海上旅游、低空飛行、游艇出海等新業態,發展勢頭迅猛,海南探索以體育賽事+文化活動+旅游節慶為一體的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
今年春節假期,海南離島免稅消費持續火爆。海南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1月21日至27日,海南省12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25.72億元,日均超3.6億元,比2022年春節假期增長20.69%,比2019年春節假期增長329%。
近年來,免稅購物以優惠的價格和便捷的服務吸引大量游客來海南島旅游并購物。隨著海口國際免稅城在去年10月底開業,以及萬寧王府井國際免稅港在今年春節前試營業,海南離島免稅店實現全島南、北、中重點旅游區域全覆蓋,離島免稅購物格局進一步優化。
“這次我們選擇來海南過年真是選對了,在這里看天際秘林和藝術展覽,喝椰子雞湯,還能買買買,實現休閑、購物雙豐收。這里品牌多、商品保真、折扣力度也大,不愧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免稅店。”來自河南鄭州的劉婕興高采烈地分享自己在海口國際免稅城的體驗。
隨著海南發放多輪萬元政府消費券、舉辦海南國際離島免稅購物節等一系列直面游客的惠民舉措落地,海南免稅市場拉動效果立竿見影,離島免稅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春節期間,海南各地免稅店均推出促銷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形式為消費者送上春節消費大禮包,許多品牌店鋪顧客絡繹不絕,排隊結算長龍隨處可見。
除了免稅購物,租車自駕、游艇出海等活動也備受游客歡迎。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海南租車、游艇相關旅游產品預訂量同比均增長超200%。
三亞市在全國率先開展“游艇租賃(旅游)”先行先試以來,游艇旅游逐漸被廣大游客熟知和追捧。“郵輪游艇產業作為三亞市特色產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我們對游艇旅游產品采取分時段體驗游的銷售模式,游艇旅游正從小眾高端走向大眾休閑。”三亞游艇帆船協會副秘書長左志勇說,法定節假日期間的“海上堵船現象”將成為常態,也成為三亞市海上新景點。
“開船咯!”隨著船長的喊聲,游艇駛出三亞灣畔。幾乎在同一時間,十幾艘游艇依次駛出碼頭,匯入海面的游艇群中。游艇上,不少游客倚在船頭,舉起相機拍照留念。“我們今天體驗了游艇、海釣、騎摩托艇,大家玩得很開心,尤其是孩子們坐游艇出海十分興奮。”來自西安的游客張佳毅高興地說。
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三亞已經建成游艇碼頭4個,形成水上泊位約960個;新增登記游艇462艘,同比增長43.03%;登記游艇總量達1137艘,同比增長20.32%。春節期間,海上旅游人數達到每天5萬人次左右,海上旅游市場整體呈現爆發式增長。
海南省旅游飯店業協會副秘書長、海南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謝祥項認為,近年來,以游艇旅游和低空旅游為代表的旅游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突飛猛進,贏得了市場,賺了口碑,形成了品牌。
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新十條’等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可以說是海南旅游重啟的‘金鑰匙’,今年元旦以后整體市場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實現了開門紅。隨著春節黃金周的到來,標志性景區陸續突破史上‘最大接待量’。可以說,海南旅游以其先天氣候優勢和自貿港制度優勢成為了旅游市場強勁復蘇的優秀樣本。”謝祥項說。
旅游消費對海南當地經濟的拉動效果顯著。海南自2022年10月27日面向全國發放5300萬旅游消費券活動以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活動結束,海南旅游消費券核銷率達到95.3%,市場帶動比2.33,有力促進了海南旅游產業加速回暖。通過政企合作模式,撬動金融、旅游等企業攜帶資源加入,借此提高消費券的邊際效用,一上線便迅速吸引了市場目光,也讓海南旅游市場收獲了大量人氣。
但也要看到,旺盛的需求和龐大的游客量并不能掩蓋海南旅游業在人力供應、產品創新等方面的薄弱環節。謝祥項認為,首先是人力供應不足,尤其是基層服務人員已無法滿足基本運作需要,如何重新建立旅游業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需要從待遇提升和發展機會上給予更多關注。其次就是產品創新,需要從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層面進行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三亞作為我國最知名的熱帶濱海度假旅游城市,迅速成為國人優選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元旦以來三亞旅游市場一片熱鬧。但是,喜中有憂,值得警惕。”王健生回憶起自己的感受,“上次我從三亞鳳凰機場抵達后,一出機場就被一批網約車、出租車拉客,我要入住的是距離機場不足10公里的三亞灣某酒店,但他們竟然開價80元。機場是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第一形象區,類似我這種經歷會給游客不好的體驗。入住酒店后,每晚房費近1400元,但我撥打酒店的客房服務電話一直沒人接聽。”他認為,“要珍惜元旦以來旅游市場的喜人局面。要有憂患意識,用真情+服務參與國內外旅游市場競爭,持續性贏得市場青睞。”
每到節假日,隨著游客大量到來,市場供應、交通出行、酒店接待服務等方面都面臨考驗。在旅游市場持續火爆的同時,海南各地加大對旅游市場秩序的管理。春節期間,海南省旅游市場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組成3個執法檢查組和3個暗訪組,聯合開展假日市場督導檢查工作,嚴厲打擊擾亂旅游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市縣政府也加強屬地管理,對轄區內假日旅游市場加大監管力度,及時處理游客在旅游購物、住宿服務等涉旅消費領域存在的堵點、難點及投訴問題,嚴格規范假日旅游市場秩序。
三亞市政府副秘書長鄧朝曄表示,春節黃金周期間,三亞市旅游服務熱線共收到旅游咨詢投訴2348件,較去年同期下降8%;為游客爭取理賠金額近21萬元,主要涉及酒店退訂與服務質量、景區服務質量、旅游交通管理、購物場所商品質量、海上項目等。
海南旅游越來越火,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呵護,游客關于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加大旅游產業招商引資、修建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建設城市輕軌等的建議也越來越多。未來,發揮資源環境優勢,推動資源變資產,需要海南上下持續在旅游業發展上出力,特別要在弱項短板上持續用力,讓碧海藍天成為海南的金山銀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