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字頭國企改革見實效:“多點開花”改變主營業務收入單一局面
中新網長春12月21日電 (李丹)“報警電視墻聯動、報警信息語言播報等功能,能夠幫助咱們第一時間發現隧道異常,便于應急預案的聯動和響應。”在吉林省高速公路五女峰隧道站,吉林省吉高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高智慧”)研發創新中心副經理楊建忙著給工友們講解隧道監控系統最新上線的功能。
隧道是高速公路通行安全的重要監管節點。“隧道監控系統能夠對隧道光強、能見度、風速、車流量等各種環境因素以及火災等事故進行不間斷地監測。”楊建說。
目前,吉林省69個隧道都在應用這一智能化系統。除了隧道監測系統,該子公司利用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高集團”)自有4315公里路網的數據資產,先后研發了車道收費系統、費率管理系統、對賬交易平臺等16項平臺系統,為解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難點提供了數字化的解決方案。
作為吉林省屬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從2020年至今,吉高集團深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圍繞做優做強高速公路主責主業,構建“1+N”產業發展布局,以高速公路建、管、養、運為產業鏈,打造了公路施工、筑路材料、服務區經營、智慧交通等產業板塊,打造多個利潤增長極。吉高智慧即是該集團“1+N”多元化發展戰略中,踐行智慧交通建設的重要板塊。
此外,該集團還培育了路橋公司、服務區公司、試驗檢測、擔保等其他9戶子企業,并以發展壯大國有經濟質量為核心,高標準制定改革總體目標,與競爭類子企業簽訂了《經營目標責任書》,從而更有效地落實經營管理責任。
“以前,吉高集團使用的建設材料都是對外采購,現在打造了交通實業公司材料生產板塊,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吉林省交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崔鳳閣介紹,作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他們不僅保障了吉林省內各類高速公路新建、養護工程項目用料需求,同時還能面向周邊各類國省干線、市政工程項目輸出優質材料。
“轉型兩年,我們公司全年營收實現翻番,2021年全年營收1.3億元,2022年簽訂材料銷售合同24367萬元,預計實現營收2.7億元。”崔鳳閣說。
企業健康發展,人是關鍵核心。董明是吉高集團雙遼分公司長嶺養護工區主任。2019年通過競聘,他從一名合同制工人走上管理崗位。“現在執行的是新的工資績效考核體系,打破了原來‘干得多干得少掙得一樣多’的問題,真正實現了多勞多得。”董明說。
吉高集團總經理邵新懷介紹,多年來,該集團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為目標,業務模式不斷拓展,盈利能力不斷提高,建立起全新的資產資本體系和多元化產業新格局。三項制度改革走在了吉林省國有企業前列,連續兩次評估吉林省第一,改革經驗被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典型推廣。
經過三年改革,2022年該集團10戶子企業預計可實現營收20億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單一局面得到改變。
吉林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有企業要努力成為推動吉林省發展的“領頭雁”,做到萬億產業有聲音、千億產業有身影、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支撐,不斷發揮國有經濟在“雙循環”中的重要作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