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十四五”期間漁業經濟總產值將達1600億元
中新網南寧11月18日電(記者 楊陳)廣西農業農村廳17日介紹,當地將從漁業大區向漁業強區邁進,到2025年,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目標。
近日,廣西農業農村廳制定印發《“十四五”漁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系統總結了“十三五”漁業發展主要成就,全面分析產業發展基礎、發展機遇和面臨挑戰,根據漁業發展實際,對“十四五”全區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總體安排。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廣西將以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方向,以樹立大食物觀、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穩產保供為前提,以構建完善現代漁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為途徑,以強化服務監管、行政執法和支撐能力建設為保障,推動從漁業大區向漁業強區邁進。
根據《規劃》,到2025年,廣西漁業經濟總產值將達到1600億元,其中海洋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淡水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600億元,水產品總產量達到380萬噸,水產養殖面積達到300萬畝,海洋捕撈產量控制在47.5萬噸以內,漁業產值達到730億元,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10個以上,打造一批全國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骨干示范基地。
根據廣西漁業資源條件、產業基礎、比較優勢、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不同,《規劃》提出“一核一帶三區”的現代漁業發展布局,構建“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種業創新中心、種業優勢基地”水產種業發展布局,優化水產品加工流通布局。
此外,廣西還將從確保水產品有效供給、促進水產種業振興、強化漁業科技創新、構建深遠海和近岸協調養殖體系、推進十大園區建設、有序發展海洋捕撈生產、突出發展二三產業、全面深化發展外向型漁業、強化漁業綜合服務能力、完善養殖生產經營體系等方面,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