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推進糧食流通體系建設 儲備糧庫存量保持高位
中新網南寧11月18日電 (黃令妍)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吳宇雄17日介紹,廣西穩步推進糧食流通體系建設,廣西(中國—東盟)糧食物流產業園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9億元(人民幣,下同),產業園部分項目已投入使用;中國—西部沿海糧食產業園項目完成工程進度的85%以上,完成年度投資1億元。
廣西落實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當天召開。
據介紹,廣西充實地方糧食儲備,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增強糧食調控能力。在原核定地方儲備糧規模基礎上,2022年全區安排新增地方儲備糧規模20萬噸(含應急成品糧、折原糧)、食用植物油儲備規模2萬噸,進一步提升儲備保障能力。目前,全區儲備糧庫存量保持高位。廣西應急糧油加工布局進一步優化,實現區、市、縣三級糧食應急預案全覆蓋。
廣西規范應急儲備物資調撥,今年以來高效完成17批次價值7218.98萬元中央和自治區應急物資調運任務,有力支援桂林、貴港、防城港、百色等地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廣西落實豬肉儲備和投放保障工作,全區政府豬肉儲備規模正常情況下至少可滿足全區常住人口4天的消費量。今年中秋節、國慶節期間,廣西投放儲備生豬活體和凍豬肉1100噸,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和價格平穩。
作為南方秈米主產區,廣西持續發揮稻谷補貼糧食收購政策優勢,大力推廣優質稻種植,全區優質稻種植面積突破1000萬畝,每年帶動農戶增收10億元以上。國家糧食廣西交易中心2017年掛牌成立,實現與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聯網,目前累計交易額達55.42億元。
廣西著力打造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加快推進糧食全產業鏈發展行動,持續加強“廣西香米”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賓陽“古辣香米”、貴港“東津細米”、“上林大米”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