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智慧城市近五年專利信息復合增長率達62.7%
中新網10月24日電 題:報告:智慧城市近五年專利信息復合增長率達62.7%
中新財經作者 劉文文
近年來,中國著重發力城市智慧化建設,中國的城市發展正逐步向高質量的“新型智慧城市”邁進。天眼查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2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洞察報告》稱,智慧城市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呈現增長趨勢。2017-2021年,智慧城市相關專利信息數量復合增長率達62.7%。
報告指出,2022年全國上半年發明專利超過77萬件,總體授權率為50.37%,知識產權推進力度高漲。針對智慧城市相關專利,2017-2021年,智慧城市相關專利信息數量復合增長率達62.7%,為智慧城市從頂層設計到場景落地打好發展地基。
專利的授權認可不僅彰顯了企業技術實力,更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代表著企業所處城市的科技水平。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長沙等地科技創新潛力顯著,科創板企業涉及領域包括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電力、智慧水務、智慧物流等,助力數字政務、數字生活等數字化落地應用進程。
城市數字化浪潮席卷下,交通管理與服務面臨更高要求。報告顯示,2021年智慧交通融資超180億元,為5年來最高。近年來,新基建和智慧交通已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成熟應用。北京在5G、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投資增長26.4%,其中,北京5G基站總數已經達到6.3萬個,位列全國第一。
報告還指出,基于“互聯網+政務”模式與新技術加持,杭州、成都、長沙因地制宜,在智慧城管領域實現特色化場景落地。
杭州著力建設“城市大腦”城管系統,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2021年杭州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特征的“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36.2%。
報告顯示,成都近七年智慧城市相關新增注冊企業復合增長率達39%。針對各類“城市病”問題,成都創新推行網絡理政,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網上可申請”。“天府市民云”服務突破2.6億人次,全市二、三甲醫院和8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遠程診療。
報告稱,自2019年啟動5G建設以來,長沙已累計建設基站超4.2萬個,基本實現長沙核心城區和重點區域、典型場景5G網絡連續覆蓋。目前,長沙“城市超級大腦”已在政務、旅游、醫療、黨建等重點領域均已有較為成熟的應用,使“智慧愿景”從理想照進現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