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在建裝機最大水電站首臺機組并網發電
科技日報青海果洛4月1日電 (記者陸成寬)1日,黃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的水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青海瑪爾擋水電站首臺機組成功并網發電。
瑪爾擋水電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鎮,所處地區平均海拔3300米,共安裝4臺單機容量為550兆瓦和1臺單機容量為120兆瓦的水輪發電機組。作為國家和青海省重點能源項目,該電站是國家能源集團在青海打造的首個千萬千瓦級“水風光蓄”多能互補全清潔能源示范基地的核心工程,也是國家實施“西電東送”和“青電入豫”的骨干電源點。
“本次并網發電的是單機容量為550兆瓦的5號機組。今年12月,所有機組將全部投產發電。”國家能源集團青海瑪爾擋公司副總經理李紅心告訴記者。瑪爾擋水電站全機組投產后,預計平均年發電量達73.04億千瓦時,可滿足182.5萬個年用電量為4000度的家庭用電需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20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816萬噸、二氧化硫約3.04萬噸。
瑪爾擋水電站所處的黃河上游,位于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典型的高寒高海拔地區。“這里冬季長達6個月,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攝氏度,氧氣含量更是不足平原地區的60%。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克服了高寒缺氧、冬季施工難等諸多挑戰,在高質量按期完成首臺機組并網發電的同時,也為我國同類型地區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建設經驗和技術成果。”李紅心說。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大力開展冬季施工技術創新,通過給排水管“穿衣服”、給作業面“搭棚子”“烤爐子”、給混凝土“蓋被子”等方法,將原設計的4個月冬歇期轉化為施工期,有效提升了冬季混凝土施工質量和進度。
該項目還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專門配套建設了魚類增殖放流站。“去年9月,我們已在黃河上游首次開展了珍貴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擬鯰高原鰍、黃河裸裂尻魚苗6萬尾,有效減輕了工程對水生生物資源的影響。”瑪爾擋水電站魚類增殖放流站負責人鄧竣文介紹。
李紅心表示,國家能源集團未來將以瑪爾擋水電站為依托,發揮周邊地區集水能、風能、光能“多能互補”于一體的優勢,通過多種能源互補開發,配置各類可再生能源3112萬千瓦,全力打造瑪爾擋“水風光蓄”千萬千瓦級全清潔能源一體化基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