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向世界發出“高水平開放”信號
最近一段時間,韋春艷在不同的場合收獲了同一個“信號”。
作為美國丹納赫集團對外事務副總裁,她一周內連續參加了財政部、商務部針對外資企業組織的兩場會議,總體感覺是“中國會堅持對外開放”。
3月24日上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在北京開幕,110多位世界500強企業首腦、國際組織高層官員及外國學者受邀參會,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持續發展的中國”。
韋春艷在會場里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她說,很多國際嘉賓認為“中國政府對外開放的信號是清晰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是重要的國際論壇,為外界了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取向、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窗口。
今年全國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在出席本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李強再次強調了“對外開放”。
他表示,今天的中國經濟已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中國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依法保護各類企業合法權益,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不斷以更高水平的開放鏈接世界。
“開放”這個關鍵詞,本身就是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特色之一。會場內,隨處可見佩戴同聲傳譯耳機者,國際交流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各場專題研討會上,超過半數的發言者都是國際嘉賓。
“外資企業非常明白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默克雪蘭諾有限公司中國總經理張巍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中國已經度過了早期用稅收、土地政策等優惠條件吸引外資的階段,我們更期待政策服務能力的提升。”
在“中國持續發展的動能與前景”專題研討會上,兩位部長也先后談到了“開放”。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中國將支持外資科技企業與國內科研機構共同開展科技攻關,加強人員交流合作,加強投資經貿合作,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沒有與世隔絕的孤島,開放才是通向繁榮的必由之路。”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隨后的發言中表示,財政部將加強國際財經交流合作,強化與主要經濟體在宏觀政策方面的溝通協調,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深化與多邊開發機構務實合作,在開放合作的舞臺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積極推動建立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全球經濟治理規則和制度,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
強調“開放”,為本屆論壇帶來更多“共識”。
81歲的托馬斯·薩金特頂著雪白而稀疏的頭發登上發言席,談論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說,科學家和經濟學者都舉雙手支持開放和自由貿易,對中國來說,發展需要創新、外資,還要敢于試錯。他高度肯定上海舉辦的全球諾貝爾獎科學家論壇,并直截了當地指出,“過去美國兩任總統的任上都出現了反全球化的逆流”,而“壟斷”最終并不利于有效的發展。
在很多領域,“加強國際合作”是“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形式。
本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專題研討會上,麥肯錫公司全球總裁鮑勃·斯滕菲爾斯認為,人工智能帶來巨大價值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需要平衡風險和機會。
北京智源研究院創始人、創始理事長張宏江表示:“避免人工智能導致的災難性全球后果,需要我們采取果斷的行動,必須堅持并加強國際科學界和政府在安全方面的合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則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治理需要同時進行。他舉例,不久前,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模仿了美國總統拜登的聲音,給選民打去電話,讓他們不要在某個時間段投票。
在鄭永年看來,美國和中國都擁有大量的互聯網公司。兩個國家的人工智能發展各有優勢。“中國要通過開放向美國學習,把發展方面做起來,美國應當向中國的監管方面學習,互相都有進步,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秦珍子 馬宇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