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居民醫保參保人數穩定 參保質量持續提升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余冰玥)近期,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完成城鄉居民醫保集中征繳工作。針對網絡上 “我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近年來持續下降”等傳言,國家醫保局回應,我國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參保質量持續提升。
國家醫保局表示,居民醫保參保人數保持穩定。相關數據近年來有輕微波動,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參保數據治理。自2022年以來,醫保部門以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上線為契機,連續兩年清理居民醫保跨省和省內重復參保數據共5600萬,這是居民醫保參保數據出現波動的最主要原因。二是參保結構優化。由于大學生畢業就業等新增就業因素,部分原來參加居民醫保的群眾轉為參加職工醫保,2020年-2023年,每年都有500萬-800萬參保人由參加居民醫保轉為參加職工醫保,造成了居民醫保人數和職工醫保人數此消彼長。
對于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偏高、漲速偏快”的疑問,國家醫保局表示,20年間,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準增加了370元,但醫療保障水平和服務的提升為群眾帶來的收益遠不是這370元可計量的。
國家醫保局介紹,居民繳納的醫保費,與財政補助共同組成了我國廣大城鄉居民共同的基本醫保基金池,帶來的是對廣大群眾基本醫保保障水平的持續提升。城鄉居民醫保的保費為定額按年繳納,2023年的籌資標準為1020元/人,其中財政補助不低于640元/人,這是籌資的大頭;個人繳費標準380元,只是籌資的小頭,并且對于低保戶等困難人員,財政還會給予全額或部分補助。
而醫保籌資標準上漲的背后,是醫保服務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并體現在對群眾保障范圍顯著拓展、現代醫學檢查診療技術更加可及、就醫報銷比例顯著提高、服務能力水平跨越式提升4個方面。
以對群眾的保障范圍為例,2003年“新農合”建立初期,能報銷的藥品只有300余種,治療癌癥、罕見病等的用藥幾乎不能報銷,罹患大病的患者治療手段非常有限。目前,我國醫保藥品目錄內包含藥品已達3088種,覆蓋了公立醫療機構用藥金額90%以上的品種,其中包含74種腫瘤靶向藥、80余種罕見病用藥,不斷完善的醫保制度讓無數患者和家庭重燃希望。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