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 居世界之首
本報北京1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云)國家知識產權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01.5萬件,同比增長22.4%,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
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我國專利制度實施已近40年,發明專利授權平穩增長,全社會創新活力持續迸發。他結合數據說,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100萬件分別用時31年、4年和兩年左右,而突破第4個100萬件僅用時一年半。
“在這400多萬件有效發明專利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所占比重達到4成以上。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持續為全球創新發展貢獻重要力量?!焙妮x說。
值得注意的是,從創新領域看,我國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強勁。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統計,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增速前三的技術領域分別為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分別同比增長59.4%、39.3%和30.8%,遠高于國內平均增長水平。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了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情況。他說,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指發明專利密集度、規模達到規定的標準,依靠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符合創新發展導向的產業集合,是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動能的重點領域。經核算,2022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5.3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2.7%。
“總的來看,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以不到全社會7%的就業人員,集聚了全國企業近五成的研發經費投入,產出了國內七成左右的發明專利,貢獻了全國1/8的GDP?!备饦浔硎?,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加強對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統計監測,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加大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力度,更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團遼寧朝陽市委舉辦“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座談會
- 首個“銀發經濟”文件,如何加強養老服務?
- 新能源汽車出海步伐加快,“新三樣”出口首破萬億
- 國家統計局:2023年國內大循環主體作用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11.4%
- 官方談“CPI連續三月負增長”:屬于階段性下降,預計2024年會溫和上漲
- 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
- 習言道 | 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
- 李強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上的特別致辭(全文)
- 國家郵政局:春運前期年貨寄遞需求增長,業務量會出現一波小高峰
- 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