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她”力量松綁 讓更多年輕女性逐夢科學

      發布時間:2023-11-09 15:4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23年諾貝爾獎涌現了4位女性獲獎者,與往年相比含“她”量頗高,體現出近年來越來越多杰出女性走到科學舞臺中央的趨勢。這正是科學家們在“她”論壇上探討的話題。

        11月6日,第六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她”論壇上,科學家們以“樹立‘她’榜樣,激發新活力”為主題展開探討,與會者認為,女性的智慧與力量是科研領域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要提高女性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以下簡稱“STEM”)領域的參與度,除了營造更為寬松的職場環境外,還應讓成功女科學家多發聲,擴大行業模范的正面影響,給予女性科研工作者繼續前行的勇氣。

        科學界性別差距仍然存在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在論壇開幕致辭中介紹了一項數據:中國擁有女科技工作者近4000萬人,占全國科技工作者總數四成以上。她說:“從廣袤的宇宙到微小的細胞,從國之重器到芯片,從古生物王國到量子世界,女性都是重要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提到,近年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女科技工作者的政策舉措,為“她”力量松綁。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女性科研人員申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年齡限制由45周歲放寬到48周歲,極大鼓舞了廣大女科技工作者。此外,浦江創新論壇女科學家峰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女性菁英論壇”等國際交流平臺,為女性科研人才提供了更高層次、更多元化、范圍更廣的交流機會。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世界各地的STEM領域,性別差距仍然存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世界需要更多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女性就是最大的“未開發群體”。

        博科娃分享了一組全世界范圍內的數據:女性從小就會在STEM教育方面受到阻礙,1/3國家仍未實現小學入學率的性別平等,女童和婦女仍然占失學兒童、文盲的大多數;科研崗位的女性占比為33%,在科技領域任領導崗位的女性只占24%;根據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與男性相比,女性研究人員的職業生涯較短、收入較低,在高知名度的期刊中發表文章不充分,在晉升當中常成為被忽視的一方。

        博科娃說,女孩和婦女為科學研究帶來多樣性和新的視角,“我們要從實驗室、會議室開始,讓(更多)女性參與進來”。

        讓更多女科學家發揮榜樣力量

        2021年沃爾夫醫學獎得主琳妮·馬奎特是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教授,也是該校的“科學界女性科學家主席”。大學畢業時,她發現周圍沒有一位生物學研究員是女性。于是,她在去羅切斯特大學深造時,就立志要承擔起教導女性的職責。“我們必須設立榜樣,讓女孩們能夠得到指導;要鼓勵各個領域有天賦的女性堅持下去。”馬奎特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也認為,如果從小就有機會接觸科學家,會對人生選擇有很大的幫助。小學時,曹曉風在一次科普活動中見到了當時從課本上了解到的科學家茅以升,“第一次近距離見到一位科學家,對我后來能從事科研活動影響很大,所以我自己也特別愿意跟學生們分享科學經驗,鼓勵他們參與到科學事業中”。

        曹曉風從事的是植物科學研究。據她介紹,成立于2013年的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設有女科學家分會,每年組織一次學術年會,而成立這個分會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型學術會議能夠進一步向女性科學家敞開大門。

        “之前也有不少優秀的女性有能力做這個報告,只是沒有受邀的機會。我們就組織了這樣一個團體,讓年輕的學術領頭人或團體展示她們的科研成果。”曹曉風說,在這個過程中,她們得到了認可、建立了人脈,自信心大大增加。現在,這個領域中有非常多的女性科學家成長為領軍人物。

        據了解,該女科學家分會除了組織學術年會,還舉辦“女科學家進校園”活動,10年中已在全國舉辦了50多次演講、科普活動,吸引了3.5萬多名聽眾,讓眾多師生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師生有機會接觸到科學家,并向她們提問。

        “每個人都是一個好的榜樣。”曹曉風希望女性科學家能拿出時間、精力,在自己事業成功的基礎上,培養更多的年輕女性,讓她們能夠從事科研工作。

        別讓育兒成為“絆腳石”

        在“她”論壇上,有多位科學家談到了婚戀、家庭和育兒問題。與會者認為,女性需要更完備的育兒支持系統。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科學衛星總體研究所副所長陳雯提到,在她40歲生寶寶前并未感到太多的性別不平等,可以和男性一樣去工作,有了寶寶后明顯感到不一樣了。“我們需要更合理的育兒政策支持,這也有助于消除招聘中的性別歧視。”陳雯說。

        作為“她”論壇上為數不多的男性科學家之一,199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邁克爾·貝里也分享了個人經歷和觀點。貝里的妻子是生物學家,她不希望因為孩子而停止工作。當時,大學里的托育園只接受18個月以上的孩子,考慮到妻子的實驗室不適合帶孩子,身為理論物理學家的貝里承擔起了帶孩子的責任。

        貝里說,從6周到18個月,他的兩個孩子都是他在辦公室帶大的,這在當時還很少見。后來,貝里系里的其他同事也學他的樣子,把孩子帶到辦公室里。“我強烈推薦給其他男同胞,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場所帶孩子。在產假、陪產假這些制度性的安排之外,你們個人層面也可以作出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调教羞耻超短裙任务| 在公交车上弄到高c了漫画|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又色又爽在线观看| 717影院理伦午夜论八戒| 最好免费观看韩国+日本|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一级毛片在线直播| 帅哥我要补个胎小说|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一本一道dvd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黄a级毛片| 4444在线网站| 宅男视频网站无需下载|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精品suv|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美女大胸又爽又黄网站|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在第10页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色三级大全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爽的冒白浆的视频高清|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的中文字幕视频完整|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