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領軍班讓“未來科學家”破土而出
對合成生物學著迷的天津大學新工科領軍班本科生李胤宣忍不住給這個“王牌項目”的負責人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很快,他收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元英進的回信,邀請他“到實驗室坐一坐、看一看”。
后來,元英進院士團隊的青年學者們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給他上了一堂合成生物學入門課。“就那一下午,我堅定了自己投身科研的決心。”李胤宣說,自己心里那顆小小的種子正在破土、發芽。
在天津大學新工科領軍班,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在科學的殿堂“推門就進”。這里是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的一塊“試驗田”,師生常常把領軍班稱作“王牌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
新學期伊始,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的迎新會上,副院長韓優向大一新生廣發“英雄帖”——“如果你有志成為咱們國家化工行業的領軍科技人才,領軍班歡迎你!”
據統計,今年該校化工大類新生中,超過2/3的學生都提交了申請,渴望加入領軍班——相當于1個入班名額有十幾名學生一起“爭奪”。
一塊本研貫通培養的“試驗田”
韓優身后的屏幕上,一行大字格外醒目——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做“未來科學家”!
化工學院是天津大學的一張“王牌”:這里走出了侯德榜、丁緒淮、余國琮、王靜康等蜚聲中外的學術巨擘;天津大學化工學科是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持續保持第一,連續6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8年,為培養應對未來化工、材料、生物相關行業挑戰的工程科技領軍人才,化工學院成立了首屆新工科領軍班。“這是我們深化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的一次大膽嘗試。”韓優說。
“要么高考成績在全院名列前茅,要么入學考試名次一馬當先,領軍班在每屆新生中只招不到50人。”剛剛入選第五屆新工科領軍班的姚涵予經歷了嚴苛的選拔過程,“就算成功入選,也需要加權平均分保持在85分以上,不然就可能被動態調整出領軍班。”
嚴格的選拔只是領軍班同學們的“萬里長征第一步”。模塊化的全新課程、本研貫通的培養方式和精品課程“隱藏菜單”才是領軍班教學改革的“核心武器”。
2019級領軍班班長楊昊覺得,領軍班其實是為學生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首先,領軍班把學院8個本科專業的課程全部優化打通,形成了3個優中選優的模塊,分別是綠色化工與能源、生物制藥和新材料,涵蓋了化工學院幾大學科方向。每個領軍班的學生可以根據老師建議和自身興趣,選擇一個模塊作為整個本科期間的學習科研方向。
“這種本研貫通的培養方案大大縮短了學時。”楊昊說,化工學院明確了近20門專業課為“本研貫通課程”,領軍班學生在本科階段完成的這些課程一經考核合格,就可以在攻讀學院研究生時兌換為研究生階段的學分。“以往在我們學院,學生讀完本科和碩士需要7年時間,而領軍班學生通常只需要5-6年就能完成。”
作為領軍班精品課程的“隱藏菜單”,每年的夏季小學期,學院都會邀請國際知名專家來給領軍班“開小灶”,幾年下來,這些珍貴的“大師課”極大拓展了同學們的眼界。
國家級人才當學生的科研“領路人”
強大的導師陣容,是領軍班最吸引學生的一大特色。一般來說,輔導員、班主任是本科生的“標配”,而領軍班的學生還享有額外的師友導師和企業導師。
從2022年起,天津大學實施“師友計劃”,在專業教師中選聘師德師風高尚、教學科研能力和專業指導能力較強的教師擔任本科生師友導師。領軍班正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
“給領軍班配置的師友導師都是國家級人才,希望為學生提供高水平的思想引領和科研引導。”韓優說。
年輕的化工學院教授張鵬是國家海外引進青年人才,他第一時間提交了擔任領軍班“師友導師”的申請書。在張鵬看來,這其實也是一場學生選擇老師的“雙向奔赴”。最終,有3名領軍班學生選擇張鵬作為自己的“師友導師”。
就算再忙,張鵬每周都會有計劃地和這些孩子聚在一起,一起喝杯咖啡、一起吃頓午飯,或者干脆把學生領進實驗室,講一講最近自己牽頭的研究項目,“也讓他們提前熟悉一下搞科研的工作狀態。”
張鵬知道,現在很多學生一進大學校門,就開始了上課、考試、拼加權、爭保研、沒保上就考研的“慣性流水線”式生活,“總得有人提醒他們抬頭看路”。
張鵬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這幾個學生都是科研的好苗子,我把自己看成他們本科4年的‘引路人’,希望通過點點滴滴的光陰交錯,引導他們走上科研這條路,成為真正的‘領軍科學家’!”
“領軍文化”正在形成
培養模式的改變,也直接影響了領軍班的班風和學風。
2019級領軍班學生孔令杰和王欣的大學生活,不僅有“自習室里苦讀”,還有攜手參加志愿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的美好記憶。
暑假期間,他們參加了“化木為盾,筑綠成蔭”實踐隊,前往寧夏固原實地調研生態保護情況,結合專業所學為西北生態環境保護貢獻一分力量。課堂之外,兩人還攜手參加了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并取得了佳績。
“有的學生覺得本科階段學到真本事沒有拿到保研資格重要。”讓韓優有些擔憂的是,“應試教育成長起來的學生,往往偏向選擇更容易得高分的競爭方式。”
對于這個問題,新工科領軍班的“解題思路”是:取消過去按照百分比給予保研指標的方式,改為“絕對分”模式。也就是說,學生所學課程最終平均分達到某個值,基本上即可獲得保研資格,避免盲目內卷。
“連續幾屆領軍班的學風都非常好。我們鼓勵學生一起參加競賽、一起完成項目,鼓勵大家養成團隊合作的習慣”。
這里的一切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針對不同學生特點和發展需求,領軍班還設置了不同的實踐環節,包括企業實踐、工程設計、科學研究、出國交流學習等。
與此同時,特別關注“個性化”培養,強化實踐訓練,實行“三學期制”。學生在短學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參加各種研究性學習、科研競賽、科研專題研究和報告,或赴境外名校進行短期交流學習,或奔赴社會進行社會調查、生產學習等。
領軍文化的表現,不僅僅在優異的成績上。這個夏天,第一屆領軍班學生步入社會剛一年,領軍班輔導員、化工學院團委書記趙書航說,畢業后留在科研崗位上繼續深造的學生比例不小,還有不少人報名支教、參軍報國。從這個班走出的學生,在各個領域都保持著持續奮進的狀態和科研報國的夢想,“由此看來,我們交出了一份立德樹人的合格答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艷 通訊員 焦德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