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調節力度加強
中國人民銀行9月13日宣布,將于19日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招標發行2023年第九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為6個月(182天),發行量為人民幣150億元,其中50億元為滾動續發,100億元為增發。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近1個月以來第二次增發離岸央票。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曾在常態化發行基礎上,增發了100億元3個月期限離岸央票,創3年來新高。業內人士認為,在香港常態化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了主權信用等級的高質量人民幣投資產品,有助于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的收益率曲線。
離岸央票發行是調節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的關鍵舉措。“能夠適度收緊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增加做空人民幣的成本。”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近期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已在收緊,人民幣明顯趨于“緊俏”。9月12日數據顯示,隔夜離岸人民幣H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上漲51個基點至4.44%,為2022年4月以來最高;3個月期離岸人民幣Hibor上漲24個基點至4.11%,為2018年以來最高。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Hibor上升,代表離岸人民幣拆借成本上升,增加了投機做空人民幣匯率的成本。外匯市場受預期影響較大,央行發行離岸央票、收緊人民幣流動性,意在穩匯率,避免市場出現單邊非理性波動。
近期,中美利差持續倒掛,致使短期人民幣匯率承受了不小的貶值壓力。尤其是,離岸人民幣匯率持續低于在岸人民幣匯率。在此背景下,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加大離岸市場央票發行規模等穩匯率政策接連落地,釋放匯率預期管理強信號。
近日召開的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專題會議強調,金融管理部門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該出手時就出手,堅決對單邊、順周期行為予以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仍有豐富的政策工具以應對外匯的異常波動。”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雖然有所貶值,但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對非美主要貨幣保持相對強勢,外匯市場運行穩健,市場預期總體平穩。業內人士認為,不排除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在離岸市場增發人民幣央票,發行規模可能繼續增加,持續加強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調節。
近期有關部門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國債和人民幣央票均吸引了眾多境外投資者認購,表明人民幣資產具有較強吸引力,也反映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有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