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勿忘國殤,吾輩自強!
視頻制作:李武(安慶師范大學)、陳立雪(重慶交通大學)
制圖:楊靜雯(河南師范大學)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92周年紀念日
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的日子
92年前那刻骨銘心的屈辱
那些數字
那些畫面
那些真相
不曾忘、不敢忘、不能忘
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1931年9月18日夜
在日本關東軍的策劃下
鐵道“守備隊”炸毀
沈陽柳條湖附近
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
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
炮轟沈陽北大營
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發生后,日本人偽造證據,用數塊枕木及軍帽槍支,誣陷我軍先進攻南滿鐵路
九一八事變當晚被關東軍炮火摧毀的北大營中國軍隊營房
次日
日軍占領沈陽城
短短4個多月
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淪陷
人民顛沛流離
1931年9月19日晨,日軍在沈陽外攘門上向中國軍隊進攻
日軍占領沈陽城
日本在中國東北
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
奴役和殖民統治
山河破碎
生靈涂炭
大半個中國被踐踏
930多座城市淪陷
4200多萬同胞流離失所
美好家園慘遭瘋狂掠奪
九一八事變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
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日本軍隊在東北掠奪的物資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屠殺中國民眾
國難當頭
面對殘暴的侵略者
中華兒女沒有屈服
他們用自己的血肉
筑起了中華民族不倒的長城
中華兒女奮起反抗
用血肉筑起不倒長城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時刻
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堅決抗日
收復失地的正確主張
積極領導東北抗日武裝力量
1931年9月20日
在九一八事變后的第3天
中共中央發表了
《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
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響亮地喊出:
“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
發出抗日號召
東北抗聯戰士爬冰臥雪
為避免日偽軍報復
14年朝夕相處的戰友
都是以代號相稱
直到抗戰勝利后
才敢大聲告訴戰友自己的名字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之一部
仁人志士前赴后繼
浴血奮戰幾千個日日夜夜
經歷22次正面戰場會戰
3萬余次大型戰斗
1117次小戰斗及游擊戰
殲滅日偽軍228萬人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抗戰浮雕
圖為百團大戰中,八路軍攻克淶源縣日軍據點東團堡。新華社發
每有攻守
必艱苦卓絕
每有會戰
必血流漂櫓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最早
持續時間最長
也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慘重代價
未出版卻傳唱全國的歌
在西安
詞曲作者張寒暉
耳聞目睹了幾十萬東北軍
和人民流亡悲痛的聲音與慘景
他與東北軍的官兵和家屬攀談
聽他們控訴日軍的罪行
聽他們對故鄉、親人的思戀
以此創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詞
這首歌還沒有正式出版
就已經在民眾及東北軍中傳唱
而且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張寒暉
《松花江上》在日寇大舉侵華的緊要關頭
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
東北民眾乃至全國人民的悲憤情懷
喚醒了民族之魂
點燃了中華大地的抗日烽火
如今
它已經不再是戰火中的悲歌
而是警醒一代代國人
勿忘國恥、珍愛和平的壯歌
民族復興由此開啟
1945年9月2日
在美軍“密蘇里”號軍艦上
日本代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這一天,舉國歡慶,萬人空巷
停泊于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
中國人第一次
抗擊外侵的全面勝利
中華民族終于迎來了
歷史的轉折點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
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
重新確立了中國
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
開辟了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1951年8月13日
政務院發布了通告
將“抗戰勝利紀念日”
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抗戰老兵乘車方隊。
歷史不會忘記
這一偉大勝利
開啟了中國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
新征程
這段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
鑒往事,知來者
九一八事變
這段屈辱的歷史告誡我們
一味的退讓求不來和平
一味的投降也求不來和平
一味的“爭取外部幫助”更求不來和平
加強自身實力
凝結全國人心
才能為國家、為世界帶來和平
雖然九一八事變已過去整整92年
國內國際形勢已然大變
但這次教訓依舊要牢牢記住
中國人民以民族自強
洗刷歷史恥辱
以不屈不撓的精神
譜寫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并大聲告訴世界:
中華民族不可欺、不可辱!
中華民族不可戰勝!
今日之中國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迎來了光明前景
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
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
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今天
請為先烈默哀
向歷史致敬
勿忘國殤,吾輩自強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新華社”(ID:xinhuashefabu1)、“新華網”(ID:newsxinhua)、“人民日報”(ID:rmrbwx)、“西陸強軍號”(ID:xlqjhwx)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