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農村低收入人口看病有保障 醫保部門持續深化這些方面的改革
今天(5月18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醫保部門持續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穩步實現農村低收入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堅決守牢不發生因病規模化返貧的底線。
第一,確保重點人群應保盡保。中央財政持續加大居民醫保參保補助力度,醫療救助分類資助特困人員、低保人員、返貧致貧人口和納入監測的易返貧致貧貧困人口參保,確保農村低收入人口看病有制度保障。2022年,全國共資助9766萬困難群眾參保,監測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
第二,強化三重制度減負實效。三重制度主要是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一是穩定基本醫保住院待遇水平,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二是普惠性提高居民大病患者報銷水平,并對特殊困難群眾精準實施傾斜支付。三是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夯實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據監測,2022年三重制度惠及農村低收入人口就醫1.45億人次,幫助減輕費用負擔1487億元。
第三,健全防止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指導各地做好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患者監測預警,及時將符合條件的重點監測人員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協同相關部門實施綜合幫扶。2021年以來,各地主動推送預警信息740萬余人次。此外,還通過醫保目錄調整和常態化開展藥品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合力降低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就醫成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國家醫保局:全國住院費用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達6.88萬家 比2017年底增長7倍多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推開“玻璃門”醫療有協同 長三角“異地同城”看病有辦法
- 重慶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
-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
- 打好“鄉賢牌”凝聚“向心力” 湖南張家嶺村繪就鄉村振興同心圓
- 山水相連的情誼丨俄語教師巴合:用藝術搭建中吉友誼橋
- 歷時近3年南海博物館上“新書” 邊看邊玩還能將展覽“帶回家”
-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 愛在古城 創業中國 吉爾吉斯斯坦姑娘的“絲路情緣”
- 沙塵暴藍色預警:河北北京等地有揚沙或浮塵 內蒙古局地有沙塵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