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示范區醫保異地結算免備案政策已惠及246萬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1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記者在今天上午舉行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長三角示范區”)三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長三角示范區內醫保異地結算免備案政策已惠及三地246萬參保人員。
上海市醫保局副局長曹俊山介紹,上海醫保部門會同示范區執委會、江浙兩省及青吳嘉三地醫保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推動實現醫保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前兩年,實現以下四項服務。
一是實現示范區內異地結算免備案,三地參保人員在示范區內異地就醫,無須辦理備案即可直接拉卡結算。此政策已惠及三地246萬參保人員,并覆蓋示范區所有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
二是實現示范區“醫保電子憑證一碼通”,依托國家醫保電子憑證,積極拓展應用場景,三地參保人員只需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即可實現“不帶社保卡看病”。目前,示范區75家定點醫療機構已開通該功能。
三是實現示范區內醫保服務事項統一,按照事項名稱、事項編碼、辦理材料、辦理時限、辦理環節、服務標準“六統一”原則,上線統一事項15項,包含三地一站式聯辦事項5項,實現經辦服務便利共享。截至2022年10月底,完成三地參保人員醫保業務經辦38萬人次。
四是實現示范區內異地醫保聯審互查,對示范區內異地就醫的費用實現全方位的監管,實現基金監管同城化。截至2022年10月底,三地開展聯審互查17輪次,涉及2.5萬人次,醫療費用995.4萬元。
今年以來,重點推進了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在前期試點基礎上,不斷拓寬門慢特病結算病種范圍,目前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等門診慢特病均已實現直接結算。截至10月底,三地參保人員在示范區內門慢特病直接結算11.8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2.6億元。
二是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看病、配藥難,著力推廣“互聯網醫院”網上結算功能,形成“點上實踐、面上推廣”良性循環。以示范區內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為例,截至10月底,已經累計結算101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1.2億元。
三是著力推進信用就醫結算服務,三地參保人員在“隨申辦”上完成信用簽約,就可以在已經開通此項功能的定點醫療機構當中享受“信用就醫、無感支付”的醫保服務,就醫流程更加便捷和優化。
曹俊山說,下一步,醫保部門還會繼續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不斷優化示范區的醫保異地直接結算政策,不斷拓展直接結算范圍,持續深化醫保公共服務的便利共享,持續提高示范區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