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古老昆曲“活”在當代

      發布時間:2022-04-21 14:00: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作者:劉海紅

        作為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昆曲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中的珍品,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隨著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中國戲曲正成為獨特的文化符號走向全世界。

        事實上,昆曲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中國近代社會動蕩、戰事頻繁,昆曲發展幾度迎來困境,幾近消亡。新中國成立后,昆曲才煥發了生機。1956年,改編昆劇《十五貫》進京,名動京華。同年5月,《人民日報》一篇名為《從“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的社論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此后短短數年中,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成立了多個專業昆劇院團,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昆劇新秀。其中,1957年成立的北方昆曲劇院及其院團下的一批昆劇表演藝術家成為推動昆曲傳承發展的重要力量。進入新世紀,2001年,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昆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歷史中的昆曲

        昆曲發源于元末明初江蘇昆山一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昆曲最早的聲腔為昆山腔,中國四大聲腔包括海鹽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陽腔。如今,昆山腔是較完整傳承下來的一種,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審美價值。

        一開始,昆山腔只是流傳于民間的山間小調,推動昆山腔脫穎而出的是明嘉靖時期的一位戲曲音樂家魏良輔。魏良輔以演唱民間曲調為生,在為生計奔波的過程中,他收集了大量南北方民間小調。與此同時,他發現昆山腔太簡約、平直,缺少起伏感,于是,他和當時民間的音樂家共同潛心鉆研,一種新的昆曲腔調——水磨調誕生了。

        水磨調得到了快速傳播,民間的音樂家紛紛向魏良輔學習演唱技巧,使這一優美的曲調很快在江浙一帶傳開。在水磨調的基礎上,明代戲劇家梁辰魚和民間名家共同研究、創作出中國最早的昆劇《浣紗記》,拉開了中國昆曲劇目演出的歷史序幕。明晚期,昆曲進入宮廷,成為皇家娛樂。那時王爺府都留有自己的昆曲家班,進而在全國也形成了昆曲潮,“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收拾起”“不提防”是昆曲中兩個曲牌的第一句唱詞兒,由此可見當年的昆曲在全國盛行的情況。

        從水磨調誕生到后來的鼎盛時期,昆曲在200年間引領著中國戲曲舞臺,涌現出包括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內的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劇。文人的加入使昆曲劇目的文化底蘊更加厚重、音樂和表演更為細膩委婉。同時,昆曲的盛行為眾多劇種的發展提供了養分,戲曲發展受昆曲影響頗深,這奠定了昆曲的雅樂地位,助推其成為“百戲之師”“百戲之祖”。

        分享昆曲之美

        4月9日,昆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北方昆曲劇院院長楊鳳一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分享了一堂以“大美昆曲 遇見昆曲中的愛情”為主題的公開課,帶領200余位現場聽眾和近10萬人次的線上觀眾領略了昆曲中的美好愛情。

        為了讓觀眾獲得直觀感受,楊鳳一請青年演員朱冰貞、翁佳慧、邵天帥、王琛為大家表演了《牡丹亭》《百花贈劍》等劇目的節選。

        楊鳳一說,說到昆曲中的愛情,不得不提湯顯祖及其4部傳奇的劇作《紫釵記》《邯鄲記》《牡丹亭》《南柯記》,因這4部劇作中的夢境場景,被后人稱為“臨川四夢”。其中,《牡丹亭》在藝術上有著相當高的成就,劇中,杜麗娘為追求理想愛情而斗爭。為了展現這種浪漫與想象,情節中設置了夢幻和魂游的場景,杜麗娘得以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實現對愛情的追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云霞翠軒,朝飛暮卷。”湯顯祖借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的語句,用絢麗多彩的語言來抒寫其中的情愫。

        楊鳳一介紹,昆曲表達愛意不能用語言,只能用身段,這依靠的是表演程式與虛擬的結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對情感的表達相對含蓄,而昆曲中輾轉反側的內心糾結戲和通過古琴、詩詞等形式展現出的愛意卻是那樣恰到好處,讓人難以抗拒。

        當下的昆曲

        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近十幾年來,楊鳳一在傳承、發揚昆曲的路上越走越遠,為推動昆曲“活”在當代作出了貢獻。如今,昆曲“放下架子”走市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下基層,進社區、進學校、進工廠、進農村……只要有人看,就有人演,慢慢地,昆曲的受眾越來越多,漸漸有了市場,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昆曲藝術。

        楊鳳一介紹,昆曲的音樂屬于曲牌體。民國時期一位昆曲藝術家收集到昆曲曲牌南曲4000多個、北曲1000多個,然而,如今依然在舞臺上運用的曲牌只有200多個。從舞臺上運用的曲牌逐年遞減中可以看出,昆曲的傳承迫在眉睫。此外,昆曲的曲牌有著非常嚴謹的格律,寫昆曲劇本除了深厚的文學功底之外,還要懂得曲牌,所以目前昆曲劇作家較少,這是昆曲創新發展的難題。

        3年前,北方昆曲劇院辦起了榮慶學堂。通過錄像、講座,榮慶學堂3年間傳承了將近150出傳統折子戲,其中包括消失多年的劇目。有繼承,才能談發展。楊鳳一說,北方昆曲劇院通過各種手段讓年輕人學習昆曲。2009年,北方昆曲劇院在北大百年講堂搭建平臺,推出4臺大劇,吸引了很多年輕觀眾觀看。如今,在傳承的基礎上,北方昆曲劇院也注重昆曲的創新發展,《國風》等原創劇目正在打磨中,將以更為新穎的面貌出現在舞臺上。

        值得一提的是,被稱作“中國戲樓活化石”的正乙祠戲樓修繕后于4月19日開門迎客,由北方昆曲劇院排演的《天官賜福》將作為正乙祠戲樓的駐場戲,為觀眾帶來一場既有歷史厚重感又有時代革新力的沉浸式演出。(劉海紅)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xxwwxxww在线视频免费| 热久久中文字幕| 巨肉黄暴辣文高h文奶汁|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雪花飘影院手机版在线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 暖暖在线日本免费中文|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护士又湿又紧我要进去了|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欧美7777|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shkd-443夫の目の前で犯|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视频黄|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青春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