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非生態文明共同體:緣起、契機與展望

      發布時間:2022-01-05 15:1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建珍(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師范大學基地研究員)葛佳浩(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研究生)

        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不久前在塞內加爾召開,中國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同非洲國家共同實施綠色發展工程。在未來的中非合作中,生態合作將扮演重要角色,為推動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可持續的綠色發展動能。

        中非生態合作的發展契機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中國明確提出以新發展理念推動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綠色復蘇”,推動“一帶一路”朝著更加綠色、可持續方向演進。這不僅是傳統經濟指標的恢復增長,而且是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有益探索。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經驗”不斷彰顯的同時,非洲在生態環境治理上的客觀需要也在不斷增加。在此背景下,綠色“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的經驗與非洲的需要緊緊相連,為中非生態合作提供了全新的發展契機,為中非實施綠色發展工程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

        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且是非洲國家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借鑒。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探索得到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三北”防護林工程被聯合國環境署確立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等獲得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理衛士獎”。當前,中國已經建立了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體系,構建了生態文明的完善制度系統,創新了生態文明的科學治理技術,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長足進步,引起了廣大非洲國家的密切關注。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愿意與非洲國家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經驗”,為非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智慧與方案。

        由于非洲大陸地域廣闊、地理環境復雜多樣,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不盡相同。長期的殖民統治與西方國家的資源掠奪,使得“資源詛咒”現象在非洲國家普遍存在。系統分析非洲資源、環境現狀,可以歸納出非洲在生態領域的典型問題:撒哈拉沙漠南北兩側農牧交錯帶土地荒漠化問題、西海岸帶土地利用與開發強度問題、人口膨脹與過度城市化問題、流域綜合開發與水資源保護問題等。非盟于2015年通過了《2063年議程》,號召非洲各國人民“在共同價值觀和共同命運基礎上合力建設繁榮團結的非洲”,其首要愿景便是“在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基礎上打造繁榮的非洲”,可見非洲國家對打破“資源詛咒”、解決生態環境問題、謀求綠色發展的需求格外迫切。

        中國提出把“一帶一路”建設同落實非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將綠色發展融入其中。《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的提出,為中非合作著上生態綠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將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經驗”傳遞給共建國家,將在解決非洲生態環境問題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中非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機制,共享生態環境治理經驗,尤其是我國在毛烏素沙漠治理、遼東灣油田開采、長三角城市群資源環境管理、國際河流綜合開發等方面的有益探索與卓越成就,是解決非洲生態問題的寶貴發展經驗與典型治理模式,是開展中非生態合作的科研基礎與環境優勢,更有助于中非雙方在生態環境保護、環境問題治理等領域凝聚綠色發展共識、完善多邊合作機制。

        中非生態合作的前景展望

        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的召開,明確了中非未來要堅持綠色發展、共同實施綠色發展工程的新主張,擘畫了中非構建高水平命運共同體的新藍圖。中非生態文明共同體作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尚需在科技創新與人文交流兩方面發力。

        一要以科技創新引領中非生態環境治理。非洲國家能夠意識到過度的資源開發、土地利用招致的生態問題,但是限于治理水平落后、專項經費短缺等因素,生態治理能力低下,科技創新動力不足。因此,以科技創新引領中非生態環境治理,推動中非生態文明共同體的形成,是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當前,我國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科技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相關科研成果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為全面提升非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能力與科技創新水平,中非雙方應共同規劃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與實驗基地,以聯合實驗室為載體定期展開生態環境治理的學術研討與會議交流,推動發展“在非洲”“基于非洲”“為了非洲”的生態環境治理研究。此外,中非雙方還可以選取非洲典型生態脆弱區,制定聯合生態修復、環境治理計劃,共享中方科技資源,合力促進生態領域科研成果創新與轉化,切實保障中非生態文明共同體的高質量發展。

        二要以人文交流助推中非生態環境教育。人民群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驅動力與監督者,生態文明建設尤其需要群眾智慧與公民參與。因此,想要構建長效、高效的中非生態文明共同體,不僅需要頂層科技力量的牽引,更需要基層人文交流的助推。中非雙方可以借助非盟教育戰略,依托我國科協及其下屬學會、高校、智庫、院所、企業等科技組織與科研機構,打造中非生態文明教育人才培養高地;確立中非生態文明教育人才雙向互動與定期交流機制,選派中國生態教育人才赴非洲開展訪學交流,通過專項人才聯合培養計劃等方式幫助非洲孵化生態教育人才;加強中非生態文明教育領域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知識共享與思維碰撞,幫助非洲人民去除文化歧視與精神壓迫,樹立非洲生態保護的文化自覺與自信,使非洲人民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問題治理,共同構建中非人民自己做主的生態文明共同體。

        非洲諺語“獨行快,眾行遠”是對中非合作的充分印證,也是對中非共佑生態文明、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和非洲更需并肩奮斗,共同致力于中非生態文明共同體建設,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注入綠色發展活力,奏響綠色生態華章。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5日 12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丝袜在线观看|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添天天欢公交车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视频 | 中文字幕丰满乱码|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视频| 交换人生电影在线| 美妇浑圆硕大高耸美乳|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 成人福利视频app|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萌白酱福利视频|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99热视频| 好男人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XXXXXBBBB|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 xxx毛茸茸的亚洲| 成年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欧美性生活网址|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国产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黄瓜视频官网下载免费版|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国语|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o| 朝鲜女人大白屁股ASS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