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奮發有為 不斷開創天津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2021年12月30日—31日,當時鐘的指針即將劃過2021年、指向2022年,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在天津禮堂召開。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天津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2022年我們黨將召開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鍵時期、關鍵節點的回顧和部署,必將對新時代天津各項事業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與會同志一致表示,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搶抓機遇、奮發有為,銳意進取、勇毅前行,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上再立新功,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高質量發展態勢不斷深化拓展,‘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2021年,面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復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書寫了彪炳史冊的時代華章。
經濟之果、發展之果背后是政治之因。與會同志一致認為,輝煌成就的取得,進一步印證了“兩個確立”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決定性意義。要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新勝利、贏得中國共產黨更加偉大的新榮光而不懈奮斗。
在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同時,與會同志也為天津這一年的發展成績感到欣慰和振奮──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信創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城市空間結構不斷優化,在構建‘津城’‘濱城’雙城格局上加大投入,推動城市發展由‘單中心’向‘多中心’轉變。”
“生態空間結構不斷優化,綠色生態屏障與北大港、七里海濕地等形成了貫穿南北的‘生態帶’。”
堅持投入未來、投入長遠、投入戰略、投入基礎。市委委員,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戴永康說,市委、市政府堅持政治站位、政治統籌,強化政治擔當,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了很多擠水分、去虛高,理舊賬、補短板,打基礎、利長遠,防風險、守底線的工作,為天津各項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成績來之不易。武清區委書記王力軍說,這充分彰顯了市委、市政府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我們在深感責任重大的同時,又干勁倍增。我們一定按照會議部署要求,加強通武廊協同共建,在對接、融入、服務上升級加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制造業是天津城市競爭力的核心支撐。2021年,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吸引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與天津國資出資100億元組建了通用技術集團機床有限公司,中央企業機床裝備制造類二級總部正式落戶天津。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東江表示:“將通過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的緊密合作,共同為天津‘制造業立市’戰略貢獻力量。”
“大力弘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搶抓機遇開拓進取”
會議強調,做好2022年工作,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胸懷“國之大者”,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堅定發展信心,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牢牢把握戰略主動、工作主動、未來主動,不斷開創天津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就要早謀劃、早部署、快行動,一切往前趕,不能等靠拖。
“會議提出要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雙中心’建設,河北區在這方面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任務。”河北區委書記徐剛說,全市有九大商圈,河北區占了兩席──“意風區”商圈和“天津之眼·大悲院”商圈。我們將緊緊抓住這一歷史窗口期,盡快豐富、提升商業業態,高標準、高品質打造兩大商圈,早日建成城市會客廳。
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就要大膽“試”,主動改革、主動探索、先行先試。
談到下一步全市國有企業改革,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勇表示,2022年,市國資兩委要策劃推動五大工程,即國企黨建質量提升工程、提質增效工程、改革攻堅工程、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工程、監管提升工程;進一步練好內功,深化內部改革,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場,提高盈利能力;根據會議提出的“引資、引制、引業、引治”并舉要求,對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改革,把國企混改作為落實“天津+”的資源聚集平臺和載體,把資本市場作為國企混改的重要陣地。
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就要大膽“闖”,先立后破、敢立敢破、創新創造。
市委委員、市科技局黨委書記毛勁松說,要舉全市之力,重點打造以海河實驗室為主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研發平臺,在2021年突破性建成4家市級大學科技園基礎上,2022年再增加3至5家大學科技園;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活力的建設,打造各種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2022年要在2021年全市15家國家級科技孵化器被評選為優秀國家科技孵化器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孵化器的質量與數量;要加快科技人才隊伍打造,2022年計劃引進30到50個重點研發團隊,引進高端人才5000余人;要推出設立天使母基金以及代驗驗證資金等舉措,幫助高成長高孵化項目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使“制造業立市”戰略能夠在科技研發基礎上加速騰飛。
“聚焦聚力黨的二十大,迎盛會、鑄忠誠、強擔當、創業績”
2022年,我們黨將召開二十大。會議強調,全市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各項工作都要聚焦聚力黨的二十大,以“迎盛會、鑄忠誠、強擔當、創業績”為主題深入開展學習宣傳教育實踐活動。
對于科學推進“雙碳”工作,市委委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溫武瑞表示,要統籌做好降碳、減污、增綠、提效,加快實施“871”重大生態工程。做好經濟加法、乘法,抓住當前綠色低碳發展重大市場機遇,加快推進產業綠色轉型。
“我們要認真履行財政當家理財職責,增強財政資源統籌。”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麗祥說,將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堅持精打細算、勤儉節約,真過緊日子,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提升財政政策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
“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天津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鵬介紹,2022年,要在2021年完成98.5公里燃氣老舊管網改造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舊管網改造暨設施安全提升工程,實現503公里改造目標。持續加大智能燃氣表更換力度,集團從2019年啟動集中更換工作至今累計更換167萬具,方便了群眾網上購氣,提升了用氣安全。針對群眾需求繼續制定一批“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做好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面臨新的使命、新的考驗,就要有新面貌、新氣象、新作為。與會同志一致表示,要“干”字當頭、“實”字為要,發揚斗爭精神,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出新招、硬招、實招,不負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重托,創造無愧新時代和天津人民的新業績。(記者 徐麗 吳巧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