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筑牢銅墻鐵壁 確保中國邊境安全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是中央在特殊時期召開的特別重要的會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關注和特別關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今后一個時期的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結合西藏自治區在我國的特殊戰略地位和西藏自治區的具體情況,本人就如何有效構筑維護祖國“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的銅墻鐵壁談點體會與認識。
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客觀環境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指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做到“四個確保”,其中就包括“確保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這是基于西藏自治區特殊的地理位置條件做出的科學戰略判斷,對于維護中國西南邊疆安全、國防鞏固具有極其重要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應當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刻和全面認識西藏自治區邊境地帶的客觀狀況。
首先,邊境地帶是西藏自治區較少民族集中居住地區。西藏自治區共計有21個縣、203個鄉鎮、770個村分布在約4000公里邊境線上,邊境地區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千米,為全自治區總面積的1/4強。根據2019年末的相關統計資料,這一地帶居住著約40萬人口(包括常住人口),約占全自治區總人口的1/8。這些人口中,除了藏、漢(主要是經商的常住人口)民族外,西藏自治區的人口較少民族——納西族、門巴族、珞巴族,以及夏爾巴人、僜人、達曼人等,主要居住在這里,西藏全區的9個民族鄉位于這一地帶。這些居民大多都有跨境而居的情況。由于該地區基本上都屬于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地理條件極其復雜,使這里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產品供給受到嚴重制約,邊民的生產與生活環境極不理想,從而給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族群眾的生活帶來諸多限制,為西藏自治區實現“精準脫貧”后的持續發展和農牧民持續增收致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同時,隨著西藏自治區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中尼兩國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工作的扎實推進,西藏自治區邊境地帶的人口數量將會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這樣就必然出現人員流動的頻繁性、復雜性特征,說明在西藏自治區維護邊境地帶的穩定,必將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其次,這一地帶具有“一帶一路”建設的樞紐性功能。截至2019年末,西藏自治區的邊境地帶擁有3個國際性口岸:吉隆口岸、普蘭口岸、樟木口岸,2個雙邊性口岸:日屋—陳塘口岸、里孜口岸,28個邊民互市貿易市場和200多個邊民互市貿易點。邊境線上有對外通道312條,包括常年性通道44條和季節性通道268條,是中國通向南亞的重要門戶。在正常年份里,西藏自治區對外貿易的絕大部分份額都是在邊境地帶與相鄰國家之間進行的。為此,中央所提出和倡導的“環喜馬拉雅積極地建設”“中尼印經濟走廊”“將西藏打造成我國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等,正是基于西藏自治區具有通往南亞的便利客觀條件而提出的。
最后,這一地帶是中國與南亞國家接壤最多的地區。南亞8個國家中,有6個國家與地區與中國在陸地上接壤,其中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和地區通過西藏自治區與中國接壤,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復雜情況,經常性地影響到中國西南邊疆穩定和國防安全。綜合來看,以上情況使西藏自治區的邊境地帶成為影響中國邊疆穩定和國防安全的重要地區。
多舉措并舉傾力確保中國邊境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邊境地區建設,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幫助邊境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后顧之憂。為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產生實效,結合西藏自治區的有關情況提出以下思路。
第一,繼續做好“抵邊搬遷”和“邊民補貼”等工作。西藏自治區在黨中央大力支持和有關對口支援省市等的全力幫助下,在邊境地帶進行了將小康示范村建設與“抵邊搬遷”緊密結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筑牢中國西南邊疆安全屏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為今后更好開展該項工作積累了經驗。搬遷至邊境地帶的各族農牧民群眾所享受到的居住條件、生產條件和公共設施條件等,不僅比自身過去的條件有了極大提高,也遠遠優于其相鄰國家和地區情況,充分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邊民們的自豪感、幸福感、愛國情感和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因此,應繼續努力將近4000公里邊境線上的770個村打造成守護國土、拱衛西南邊疆安全的牢固“基樁”。
此外,我們還應當總結以往給邊境地帶群眾發放“邊民補貼”的工作經驗,結合新形勢和新任務,進一步探索新方式新方法,不斷豐富與創新扶持邊民生產生活的新模式,力爭使邊民獲得的各項收入等同于甚至高出同一時段外出打工者的收入水平,確保富民興藏,使各族邊民群眾在固邊、興邊、穩邊工作中發揮基礎性的力量和主力軍的作用。
第二,在邊境村莊長期推行幫扶政策。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戰在2019年末取得了重要成果,“精準脫貧”任務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今后還應當結合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工作的最新定位和最新指示精神,以確保中國西南邊疆安全和國防鞏固為目標,以創造性工作思維,積極謀劃今后扎實做好邊境村莊的工作內容,集中優勢資源,將“精兵強將”繼續派往原有的邊境村和“抵邊搬遷”村,用駐村的能人引導、指導和幫助村民發展生產、因地制宜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以駐村工作組的常態化彌補因有些村民流動等而出現的村莊空心化等現象。只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必會看到邊疆永固,邊民樂業,邊境繁榮的愿景。
第三,堅持不懈地做好軍民攜手共建工作。著力筑牢中國國家安全屏障,是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我們應當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關心愛護廣大駐藏官兵,全力支持駐扎在邊境一線的廣大指戰員,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進行鼎力支持和全力配合。同時我們也要從實際出發,啟用各種有效措施教育邊境地帶的各族群眾樹立守護祖國神圣領土的國防意識。
第四,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確保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成為帶領各族群眾應對風浪考驗、戰勝困難挑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強政治力量。由于西藏自治區邊境地帶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周邊環境的客觀狀況,決定了開展當地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要將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廣大干部特別是西藏干部要發揚‘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落實到行動中,用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廣大邊境地帶的各族群眾,守護好家園,守護好祖國的西南邊境。我們也相信,通過扎實有效的各項工作,西藏自治區約4000公里的邊境線,一定會涌現出更多的“國旗老阿媽”次仁曲珍和卓嘎央宗姐妹那樣的愛國楷模。
總之,確保中國西南邊疆的“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在黨和國家的全局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既是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的政治榮耀,同時也是神圣的使命擔當。我們一定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緊密結合邊境地帶的特點,積極探索維護邊境安全和國防鞏固的有效方式,著力將4000公里的邊境線、12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藏高原,打造成為黨和國家放心的“安全屏障”和“銅墻鐵壁”。(中國西藏網 特約撰稿/狄方耀 作者系西藏民族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李德成:做好本職工作,進一步發揮涉藏智庫作用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西藏工作歷史上,注定是光芒四射的一次會議。對于我們做好西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詳細] -
堅持中國化方向是引領藏傳佛教健康傳承、與時俱進的時代最強音
連日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青海省藏語系佛學院引起了強烈反響,全體經師和學僧備受鼓舞,深入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十個必須”。[詳細] -
在科技創新實踐和交往交流交融中培養人才凝聚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新時代治藏方略的“十個必須”,是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