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當前,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十三五”收官之年頗不平靜。從目前形勢看,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結構等經歷調整或重塑,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
在這一情況下,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外貿外資回穩向好,為經濟穩步恢復作出了積極貢獻。“十四五”時期,隨著國內外發展環境更加錯綜復雜,相關工作需要進一步做深做細做實。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首先,我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這不僅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也要更大力度吸引外資、發展外貿,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因此,需要繼續放寬市場準入,保障外資合法權益,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要在有效防控疫情前提下,開辟更多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和貨物通關“綠色通道”,為企業跨國經營提供便利。
其次,要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營商環境,尤其是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細則。只要中國持續深化改革,為外商投資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持續發力知識產權保護,堅持打造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各地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吸收外資工作,中國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就能不斷提升。
此外,在中國經濟戰略調整過程中,在謀求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許多政策需要配套和協同,以利于發展戰略更好推進。在擴大開放過程中,我們仍需持續降低關稅水平,進一步擴大進口,促進進出口平衡。中國不斷放寬市場準入,擴大開放領域,但準入之后在經營方面仍存在某些限制條件。下一步,既要準入又要落實一系列準營舉措,著力破解“大門開了,小門還關著”的矛盾,做好政策協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拓寬就業路 敲開幸福門
雖然就業形勢保持長期穩定,但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較大,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妥善應對就業問題仍是一項長期復雜的艱巨任務。[詳細] -
一份文化成績單透出百姓生活新變化
“十三五”期間,豐富多彩的文藝實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詳細] -
新華時評:讓民生答卷寫滿獲得感、幸福感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需要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