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作物產業是戰略產業、民生產業,也是特色產業、高效產業。我國是熱作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熱帶作物年產量4000萬噸以上,年產值、進出口貿易額均超2000億元。熱作產業發展對保障我國戰略資源安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落實大食物觀、滿足人民多元化食物需求、服務高質量對外合作等方面展現出廣闊前景。
在國家政策持續賦能與市場需求強勁驅動下,我國熱作產業深耕“專精特新”、錨定特色高效,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品種布局不斷優化。天然橡膠、荔枝、芒果等作物持續向優勢區域集中,打造了百色芒果、靈山荔枝等20多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品種結構更趨優質化和多樣化,熱帶水果熟期搭配更加合理。科技支撐持續強化。熱作基礎研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種苗繁育、高效栽培等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高端用膠國產化替代取得重大進展,建成365個熱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熱作科技成果加快轉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主要熱區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近5年熱作產業產值年均增長近10%,熱作產業對熱區農民增收的貢獻率超30%。國際交流合作逐漸深化。我國在熱作經貿、科技、人才等領域與各國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熱作產品貿易穩步發展,技術交流逐漸深入。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天然橡膠等穩產提質,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這為進一步推進熱作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要找準目標定位,加快熱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揚優勢、補短板、增動力,促進熱作產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一是突出種業,讓當家品種本色更加亮麗。加強特優珍稀熱作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和共享利用,加快構建現代高效育種創新體系,大力培育突破性品種,著力優化品種結構,強化種業支撐作用、夯實產業根基。二是重視科技,讓持續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打造綠色先行示范區,研發推廣環境友好型生產技術,推行全過程標準化生產和質量安全管理,提升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三是壯大產業,讓群眾增收基礎更加牢固。培育壯大熱作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發展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加強冷鏈物流和網絡銷售體系建設,推動三鏈協同構建、深度融合,促進熱區農民就業增收。四是傳承文化,讓產業人文底蘊更加深厚。加強對熱作古樹資源和文化遺產的保護,深入挖掘熱作文化內涵和多元價值,深化農文旅融合,因地制宜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熱作豐收季促消費等活動,積極培育特色區域品牌,拓寬農業多種功能,實現熱作文化傳承、品牌賦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