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全面性是指在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雙重矛盾解決的基礎上,最終實現人與自身矛盾的解決,使人的自然、社會、意識(精神)三重屬性得以充分張揚。在這個意義上,提高黨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有利于借由人的自然、社會、意識(精神)三重需求的有效保障和充分滿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一、提高統籌推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領導水平,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人的自然需求首先體現為物質需求,意即肉體生存所必需的足量的物質生活資料。在滿足人的物質需求方面,與資本主義現代化相比,中國式現代化所指的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經由中國式現代化的高效推進,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有效解決了十四億多人民不挨打、不挨餓的問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快速增長、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高效滿足了人之生存發展所必需的物質需求。
人的自然需求不僅限于物質需求,還包括生態需求。這是因為,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安身立命必須依賴自然界這一“人的無機身體”。換言之,人的生存與發展有賴于一定的宜居持存的自然生態環境。由于物質生活資料及其獲取活動無一不來源于或發生于生態自然環境,從而致使人之兩種自然需求——物質需求和生態需求的滿足往往呈現為一個具有強烈辯證性的矛盾體:若人們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范圍、方式或程度不當,往往會對生態自然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和破壞。
可見,要有效滿足人據以全面發展的自然需求,必須統籌兼顧人的物質需求和生態需求。基于這一理念,人們在與自然打交道時,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在人與自然關系的意義上,中國式現代化呈現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借由對人的物質需求和生態需求的統籌兼顧和有效滿足,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二、提高協同推進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的領導水平,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要推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首先必須實現人與人(社會)之間的和諧。如何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由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實際利益密切相關,要實現人與人的“和諧”,必須提高滿足人的社會需求的能力,進而有效調處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在人與社會及他人關系的意義上,提高黨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有助于滿足人的社會需求。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構建社會和諧關系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的短短幾十年,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跡,也出現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拉大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關系的和諧。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所推進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種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尤其是希望推進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來“把蛋糕分好”,通過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來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關系。
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執政理念,我們黨一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內在地要求中國式現代化呈現為一種破解并摒棄零和博弈邏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隨著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將進一步為促進人類和平、發展與進步的崇高事業作出貢獻。進而,通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統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三、提高協調推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領導水平,促進人與自身的和諧
在人與自身關系的意義上,提高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意味著協調推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進人與自身的“和諧”。
改革開放以來,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下的資本拜物教、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等一些消極理念和思想不可避免地向國內滲透。對于上述消極現象和不良傾向,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種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無疑是最好的清洗劑和解毒劑。一方面,在社會整體層面上,通過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在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基礎上,引導廣大人民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另一方面,在社會個體層面上,通過“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理念的深入踐行尤其是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人的發展的工具化、單向性和片面性傾向得以有效遏制,進而促進人的精神(意識)意義上內在本質力量的提升。
四、結語
簡而論之,提高黨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能力,應從自然、社會、意識(精神)三重意義上來展開。在自然的意義上,在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借由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推進破解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二元對立,為人與自然的“和諧”進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自然基礎和條件;在社會的意義上,營造國內和諧社會關系,推進國際關系和平發展,著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促進人與人的“和諧”進而人的全面發展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環境;在意識(精神)的意義上,通過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推進和人的價值主體地位的實質回歸,同步提升人的外在力量和本質力量,經由人的本質力量的回歸和提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隨著促進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身三重“和諧”能力的提升,黨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必將得以有效提高。
(作者單位:中共拉薩市委黨校達孜區分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