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陜西西安落下帷幕。據統計,本屆絲博會共簽訂合作項目1857個,總投資額達1.22萬億元,其中利用外資項目46個,合同總投資額90.54億美元;簽訂國內聯合項目1811個,合同總投資額1.16萬億元,取得了豐碩成果。作為全國唯一以“絲綢之路”命名的經貿盛會,絲博會已成功舉辦七屆,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
絲博會是招商引資的重要抓手。前六屆絲博會累計簽訂外資合同總額453.67億美元,國內聯合項目合同總投資額超8萬億元。本屆絲博會上,來自法國的紅酒,德國的啤酒,俄羅斯的巧克力,哈薩克斯坦的面粉等絲路沿線產品集中亮相;黑龍江、廣東、江蘇、新疆等省區,在會期舉辦了多項經貿交流活動。本屆絲博會國際交流展區展覽面積1.6萬平方米,規模為歷屆之最,且達成一系列合作成果,涵蓋現代農業、基礎設施、裝備制造、高新技術、輕工食品醫藥、節能環保、商貿物流、文化旅游八大領域。此外,絲博會還成為產業升級的孵化平臺。本屆絲博會設立的現代農業展、先進制造業展、現代服務業展,為廣大企業提供了展示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的舞臺。作為本屆絲博會投資交流重大活動之一,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陜西)為產業交流合作搭建重要平臺,助力先進制造、現代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和重點產業鏈水平提升。
細數歷屆絲博會主題的變遷,從“共建新平臺,共促新發展”到“互聯互通互融·共進共享共贏”,再到“經貿拓展·互聯互通·互利共贏”,一以貫之的是合作共贏的互惠理念,不斷深化的是開放發展的堅定決心。透過絲博會這個高水平對外開放新窗口,我們可以看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而熱烈的響應,給共建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當前,經濟全球化歷史大勢不可逆轉,各國相互聯系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緊密。絲博會為促進國內外經貿交流、合作共贏搭建了重要平臺,助力陜西乃至全國各地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局,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新格局。新征程新起點上,我們要弘揚絲路精神,把絲博會這塊金字招牌打造好、運用好、發揮好,進一步提升貿易投資合作交流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發揮地方特色優勢,與各方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在互聯互通、科技創新、貿易投資等領域持續謀劃推進互利共贏的新項目、好項目,要創造條件引導和鼓勵更多主體參與其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實實在在的項目合作共筑、共建、共享、共贏的橋梁,使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今年恰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第七屆絲博會雖已落幕,“一帶一路”交響曲永不停歇。讓我們攜起手來,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讓合作共贏惠及世界,繪就人類命運共同體更美好畫卷。
(作者系武漢工商學院副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從“兩個藍皮書”發布看世界互聯網發展中的中國力量
隨著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盛大啟幕,11月8日下午2時,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新聞發布會在烏鎮舉行,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現場發布《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詳細] -
第一觀察|習近平主席致賀信,闡明“一帶一路”科技交流的深意
11月6日,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在重慶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闡明了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詳細] -
與時偕行天地寬——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網絡空間國際合作述評
中國始終做推動全球數字化發展的貢獻者、網絡空間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推動者,持續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