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以下簡稱《若干舉措》)8月1日發布。《若干舉措》聚焦促進公平準入、強化要素支持、加強法治保障、優化涉企服務、營造良好氛圍等5個重要方面,提出28條具體措施。《若干舉措》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的政策落實,必然為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提供有效支撐。
《若干舉措》中最受關注的是促進民營經濟公平準入的相關政策,此舉將為民營企業打開多元化發展的大門,增強民企信心,也激勵民企實現創新式發展。《若干舉措》為民企打開了兩扇關鍵大門,其一是打開民企參與國家重大工程的大門,《若干舉措》提出“在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中,選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形成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項目清單”;其二是打開了民企參與產業科技攻關的大門,《若干舉措》提出“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牽頭承擔工業軟件、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基因和細胞醫療、新型儲能等領域的攻關任務”。當前我國產業發展存在一些產業鏈關鍵節點上的技術短板,如芯片、操作系統、生產軟件等,民企參與必將大大加強這些領域科技創新、技術自主化的效率,這樣既能以科技增強民營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激活民營經濟,也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下幾個方面,民營企業的優勢難以替代:
其一,民企是最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市場主體。科學技術最終還是給人用的,沒有應用前景的科學技術會造成研發資源的浪費,重大工程最終也要面向用戶,民營企業了解用戶需求,故而讓創新和重大工程的效率更高。在專項攻關領域,民企最擅長應用研發,而在重大工程建設領域,民企在參與過程中會深度考慮基礎設施的長期經濟效益,避免無效投資。民企對需求和市場有較高的敏銳度,利用好民企的這種優勢,對我國技術攻關和基建建設都有很大幫助。
其二,民企善于協同創新。民企善于利用各類資源。一方面,民企善于和公共科技部門協同研發,產學研用融合,民企以應用上的敏銳性推動科技成果落地,并迅速將科技成果應用推向市場,顯著提升公共科研效率。另一方面,民企也善于以供應鏈為紐帶建立企業研發聯盟。當前科技創新早已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協同創新的結果,比如在芯片研發上,當年日本就通過VLSI計劃突破半導體技術,而芯片的關鍵設備光刻機也是多家企業集思廣益、協同創新的結果,光刻機的鏡片來自蔡司,浸沒式光刻技術來自臺積電……在我國,科技攻關還需發揮民企在協同創新方面的優勢能力。
其三,民企在創新流程安排上更加靈活。一條路走不通,民企會迅速走另一條路,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很多公共部門和國有企業善于按部就班,而民企長于靈活安排創新流程實現創新和項目建設效率最大化。
其四,有能力有抱負的民企具有持續的創新沖動。民營企業能夠開展長周期研發,原因在于民營企業一般都會有主營業務,其業務能夠為民企提供收入、利潤、現金流,這些財富資源能夠支撐民企在某一領域持續投入。當前芯片領域和生物制藥領域都需要長周期研發,比如創新藥有“雙十”的說法,即一個新藥需要10億美元投入和10年研發時間,有能力有抱負的民企可以通過主營業務來接續這些長周期研發,以期取得關鍵突破進而實現主營業務的跨越式發展。
綜上,了解市場、善于協同、機制靈活、有可持續的投資能力等是民企的核心優勢,能夠讓民企在重大工程建設和科技攻關上發揮所長,推動產業、經濟的創新發展。
(作者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充分發揮民企就業蓄水池作用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達1158萬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面臨較大就業壓力。“相關政策舉措有利于激發活力,擴大就業容量,拓寬了民企招用高校畢業生的渠道。[詳細] -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提振民企發展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詳細] -
韓晶:推動債市支持民企改革發展
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工商聯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通知》,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