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是當前金融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要切實提高金融監管能力,維護好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主持人:趙鑫
嘉 賓:董昀(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監管體系必須擁有多樣化強有力的“工具箱”
主持人:金融監管是一個系統工程。您認為現代金融監管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董昀:現代金融監管,是指符合現代金融體系特點,適應現代金融發展需要的金融監管框架。現代金融體系是指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能夠充分滿足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需求的金融體系。與之相對應,現代金融監管也應具備以下基本特點:一是高度的適應性,能夠順應本國金融發展、金融結構和金融安全的動態變遷,與時俱進地提升金融監管的有效性。二是鮮明的前瞻性,始終對風險保持警惕性、敏銳性,對于“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有充分的預判和系統的預案,防患于未然。三是強大的執行力。金融監管體系必須擁有多樣化強有力的“工具箱”,在風高浪急的環境中獨立地作出判斷,并嫻熟運用各類監管工具防范和化解風險。
具體而言,現代金融監管的核心內容包括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宏觀審慎監管,即秉持系統觀念和辯證思維,從“逆周期、防傳染”的視角,優化監管框架,鍛造監管工具,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風險,避免全局性金融危機。二是微觀審慎監管。即以資本金約束為基礎,以資本標準、政府監管、市場約束為支柱,從微觀視角優化監管,防范風險。三是保護消費者權益,重點是強化金融知識宣傳、規范金融機構行為、完善監督管理規則、及時懲處違法違規現象。四是依法打擊金融犯罪,重點是加強與執法部門合作,總結金融法院和金融法庭運行經驗,進一步推動相關領域改革。五是維護市場穩定,重點是加強風險源頭管控,切實規范金融秩序,防止風險交叉傳染、擴散蔓延。六是處置問題機構,重點是阻斷風險傳染渠道,及時穩定市場預期,建設穩健高效的風險處置體系。
金融生態、法治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夯實基礎
主持人:我國金融市場愈發復雜多變,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從當前看,金融監管主要面臨哪些挑戰?
董昀:當前,國內外經濟社會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全因素明顯增多,金融風險誘因和形態更加復雜,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金融監管面臨來自多個方面的新挑戰。
從世界總體形勢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升級,地緣政治沖突加劇,持續影響全球貿易投資和國際金融市場穩定。此外,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科技資本和數據資本影響世界經濟運行,世界金融體系不確定因素增加。
從我國經濟形勢看,我國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需求結構和生產函數也發生重大變化,一些領域風險因素上升,實現供給和需求高水平動態平衡面臨新挑戰。
從我國金融形勢看,金融混業經營導致金融監管空白地帶增多,金融科技與平臺經濟的發展導致數據安全、反壟斷和金融基礎設施運行等領域成為關注焦點,金融監管滯后于金融創新,監管科技手段與行業數字化水平的差距凸顯,專業化處置機構和常態化風險處置機制還不夠健全,中央與地方的金融監管協同協調機制也有待完善,金融生態、法治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夯實基礎。
以現代金融監管推動現代金融體系建設
主持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還需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董昀:統籌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應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構建系統性風險防范長效機制,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機構安排、技術工具,以現代金融監管推動現代金融體系建設,實現防風險和穩發展的動態平衡,促進實體經濟與金融協調發展。
一要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領導金融工作的體制機制,筑牢金融安全保障的制度基礎;二要加強重點領域的風險防范,保持宏觀杠桿率總體穩定,穩妥處置房地產市場風險事件,健全大資管領域的監管框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機制;三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引領,構建金融安全政策體系,覆蓋貨幣政策獨立性、金融基礎設施安全、貨幣安全、數據安全、金融資產安全等重點領域;四要持續擴大金融開放,有效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完善跨境資本逆周期管理、外債風險管控以及外資投資安全審查等方面制度建設,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廣東汕頭:搶占數字經濟賽道 發展前景可期
如果你是一名廠長,當倉庫里有數十萬件種類不一的建材物資,如何進行高效盤點和監管?[詳細] -
更好發揮貨幣政策效能(記者手記)
當前,在金融全方位支持下,產業發展穩步前進,經營主體奮勇向上,經濟繼續恢復向好。[詳細] -
推動主題教育扎實有效開展(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全黨深入開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