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明清北京消費中心的形成

      高福美 發布時間:2023-06-05 08:37:00 北京日報

        明清以來伴隨著全國性商品流通的發展和城市商業的繁榮,北京作為都城,消費中心地位不斷形成并鞏固,集中體現在居于中心并輻射全國的市場格局的形成,具體表現在輻射全國的商品流通、遠涉重洋的對外貿易、體系完整的市場布局、日益深入的區域聯動等方面。

        明清時期北京形成了居于中心并輻射全國的市場格局

        明清時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商貨,紛紛匯聚到京城的商業市集,所謂“五方物產,九土財貨,莫不聚集于斯”。據北京崇文門稅關檔案統計,崇文門稅關每年稅收額可高達30余萬兩,是清代征收進城商貨稅最多的中央稅關,被譽為“天下總匯之區”。清代每年沿運河北上來京的漕船多達6000余只,隨船而至的各類油酒、茶葉、布匹、白糖、紙張、瓷器等數十種商品,“均為京師日用必需之物”,成為京城龐大市場消費的主要來源。

        明清時期“前三門”地區作為內外城交流的主要通道,成為北京店鋪最集中、商業范圍最大的區域,街市之間形成了日益緊密的經濟聯動效應。在城市東西兩側交通要道附近,分別形成了東四、西四等商業區。定期市集之外,結合中國傳統時令,形成了燈市、廟市等節日消費模式。另外,曉市、鬼市和街巷胡同中的流動攤販,均成為城市商業布局的有效補充,大大提升了基層市場的活力。時至今日,曾經回蕩在胡同巷口里的老北京吆喝聲,業已成為京味文化獨具特色的文脈元素。

        明清時期京城大量皇室、官員、外國使臣等消費群體的聚集,帶動了城市奢侈性消費貿易的發展。以前門大街珠市為例,乾嘉年間俞清源在《春明叢談》中記載:“珠市當正陽門之沖,前后左右計二三里,皆殷商巨賈列肆開廛。凡金綺珠玉以及食貨如山積,酒榭歌樓歡呼酣飲,恒日暮不休,京師之最繁華處也。”充溢于市場的各類高檔商品,有來自南方的珍貴絲綢,東北的人參、貂皮、鹿茸,云貴地區的藥材,甚至還有西域寶石、俄國皮毛,以及歐洲的鐘表、琺瑯等。正如時人所言,京城市場“匯萬國之車書,聚千方之玉帛。帝京物品,擅天下以無雙;盛世衣冠,邁古今而莫并”。

        明清時期北京不僅擁有全國最大的商業市場,而且聚集著大量外地客商,甚至還有眾多遠涉重洋而來的外國商人。明末來京的安徽商人多達萬余,主要經營茶葉、布匹等貿易。另外還有來自江浙、閩粵、東北、西南等地的商人,為敦睦鄉誼、規范經營,他們紛紛在此組建了本地區的商業會館。據統計,明清時期北京的會館共有五百余座,它們在聯結商人商幫、制定行業規則、穩定市場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功能。

        哪些因素促進了明清時期北京消費中心地位的形成

        從明清時期北京消費中心地位形成的歷史過程來看,穩定的糧食供應機制、完善的交通運輸條件、靈活的稅收制度和外貿政策、合理的城市布局等,均是北京消費中心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

        穩定的糧食供應體系是北京消費中心形成的基本條件。明清時期,運河沿岸的八個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萬-400萬石左右的糧食,以供應皇室宗親、官員士子、百姓兵丁等。圍繞京城糧食消費中心,分別在京郊、天津、河北等地形成了眾多大規模的糧食交易市鎮,如通州、直隸雄縣白溝河、霸州蘇家橋等。這些糧食集散地作為都城糧食供應、糧價平抑的支撐,不僅保障了都城最大的消費來源,同時也是社會穩定的主要基石。

        完善的遠距離運輸通道的形成是北京消費中心形成的基礎保障。自元代開鑿的大運河,到明清時期不僅被作為漕糧運輸的通道,更逐步成為南北物資交流的大動脈,有效供給著北京這座被稱為“運河漂來的城市”。明清時期運河的商品流通量已經遠遠超過漕糧運輸量,并與長江、沿海的溝通日益緊密,保障了都城在全國水路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同時,以北京為中心的陸路交通的開辟與拓展,不僅增強了都城與全國各地的聯系,也保障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控制。以出廣寧門的南方大道為例,“天下十八省所隸以朝覲、謁選、計偕、工賈來者,莫不遵路于茲”。這條大道也是從北京通往南方的官方驛路,有力促進了王朝國家內部的信息交流與民族融合,成為中國多民族國家格局鞏固的必要條件。

        合理的區域城鎮布局促進了北京消費中心功能的深化與拓展。明清時期在京城東西兩側,分布著諸多規模不一的交通樞紐與古鎮聚落。東側以運河沿線的通州、張家灣、河西務為代表,這里不僅是漕糧接駁、存貯的重要碼頭,也承擔著北京與俄羅斯、外蒙等地的貿易中轉。西側以長辛店、模式口、三家店為代表,它們是京城燃料、木材、礦石等能源的主要供給區,同時也是連接北京與北方內陸的交通樞紐。由京郊向外,北京又置于京津冀經濟區的中心,從糧食貿易、鹽業配給到商品流通,形成了更大范圍的經濟循環體系。

        靈活的稅收與外貿政策是北京消費中心形成的有利因素。清政府與周邊國家建立朝貢關系的同時,允許貢使將帶來的貢品在京出售,并允許隨同來京的商人進行交易。為體現懷柔遠人、與鄰和睦的目的,康熙二年規定“凡外國進貢之人,帶來貿易物件,應令崇文門監督,止記冊報部,不必收稅”。這一免稅政策的推行,吸引了眾多外商來華貿易。清初來京的朝鮮使團多達數百人,完成朝覲活動之后例允在館舍開市貿易。據時人記載,當時“館門乍閉旋開,諸商捆入,達夜喧爭,殆不能睡”。清代作為外蒙使團來京朝貢居住的外館,從清中期成為京城最集中的蒙貨貿易中心,大量商人在此經營著北京與庫倫之間的商業貿易。這支商隊從北京出發,沿張家口向北最后到達庫倫,成為“張庫大道”上的重要力量。

        北京如何進一步推動消費經濟發展,不僅需要結合北京城市資源稟賦的特點、因應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還應關照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特別是870年建都史的發展歷程。從明清北京都城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暢達的道路交通體系、靈活的稅收管理制度、合理的區域經濟布局以及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等,都是當今北京消費中心建設可資借鑒的歷史經驗。

        (作者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史志學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閱讀鏈接

        崇文門:天下第一稅關

        明清時期北京作為都城,成為全國范圍內最大的消費中心。全國各地的商人攜帶各式商品而來,以滿足北京城的日用所需。這些客旅商貨都需在崇文門登記報稅,故崇文門關有“天下第一稅關”之譽。明代大運河終點從積水潭改到通州之后,崇文門成為經由水路到達北京城的重要通道。明初崇文門即設有征稅宣課司,到明中期成為京城總稅關,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民國以后,崇文門關稅成為北洋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一度是北方軍閥間相互搶奪的目標。最終于1930年正式撤銷。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在线看| a级片视频网站|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护士好爽好深好多水|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波多野结衣不打码视频|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在线免费观看韩国a视频| 两人夜晚打扑克剧烈运动|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8|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视频 |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你懂的视频在线|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www.色|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看| 欧美巨大黑人hd|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福利在线小视频|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3atv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