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但是,由于突發意外、重大疾病、自然災害、經濟收益等原因,農村脫貧人口仍有返貧的風險。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農村脫貧人口返貧,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明確要求,“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做到扶上馬送一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農村脫貧人口返貧主要原因
農村脫貧人口返貧,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突發意外。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相對較差,從生產條件來看,農民主要是農業勞作或外出務工,外出務工往往從事一些危險性較高的工作,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從生活條件來看,農村的基礎生活條件較差,山體滑坡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等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對一個農村家庭是一種沉重打擊。二是重大疾病。農民家庭一旦有人患大病,往往既要承擔高額醫療費用,又喪失了主要勞動力,導致家庭經濟入不敷出。三是自然災害?!翱刻斐燥垺比匀皇寝r戶現狀,一旦受干旱或者洪澇影響,農作物收成不好,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四是經濟收益起伏。主要表現為受市場波動影響,家庭經濟收益驟降。
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上,各級黨委政府下足了功夫,但是防止農村脫貧人口返貧工作仍然艱巨和迫在眉睫。結合農村脫貧人口返貧原因,需要著眼于構建和完善現代國家所必備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需要建立一套基于公民平權的合理的國家治理體系,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統籌規劃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戰略路徑,需要從制度、措施等多方面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防止農村脫貧人口返貧之策
守住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農村脫貧人口返貧是一塊硬骨頭,政策供給、監測預警、兜底保障、提升收益是防止返貧工作四部曲。
加強防止農村脫貧人口返貧的政策供給,實現平穩過渡。加強頂層設計,防止脫貧后的過渡期因扶貧政策退出帶來返貧問題。例如建立“脫貧不穩定戶幫扶救助機制”“邊緣易致貧戶幫扶救助機制”“突發嚴重困難戶幫扶救助機制”“防止農村人口返貧專項資金及監管機制”等長效機制,通過政策,增加專項資金投入和項目布局。
健全“精準監測與紅線預警”機制,阻斷返貧發生。一是建立“農村返貧風險戶監測評估體系”,目的是確定返貧風險戶動態監測范圍、監測對象、監測內容、監測標準、監測重點、監測方式等,做好返貧前干預。在原貧困戶中分辨穩定脫貧戶、鞏固脫貧戶、臨界脫貧戶、返貧風險戶等類別,根據類別制定和采取不同的干預政策,盡早發現、盡早干預、盡早阻斷。二是建立“信息化精準監測機制”,精準監測農村重點人群。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實現智慧管理和精準監測,驅動政府治理機制和決策優化。通過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整合、數據共享,促使各部門合力阻斷返貧,實現精準監測、精準識別、精準防治。三是建立“返貧風險戶監測預警機制”,科學設置返貧風險預警指標,根據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額度與返貧風險線比對,及時發出預警,根據預警級別,開展幫、扶、引救助。做到實時預警、實時核對、實時幫扶。
筑牢“費用兜底與組織保障”體系,切斷返貧風險。一是建立“農村返貧風險戶基本生活費用兜底保障機制”,目的是按需兜底、因戶施策。明確幫扶原則、幫扶對象、幫扶責任、幫扶措施、幫扶力度、幫扶效率等?!岸怠弊∽罾щy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問題。二是建立“防止農村人口返貧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目的是發揮鎮(村)“主心骨”作用,通過入戶走訪、自主申報、鎮(村)上報、數據對比、信訪接訪、跟蹤比對等常態排查,確定返貧風險戶。鎮(村)按戶按人建檔,跟進“一戶一檔、一人一檔”動態管理。按照成因,出臺“一戶一策、一人一策”具體幫扶計劃。鎮(村)以及縣市省等逐級開展精準幫扶,從源頭上解決返貧問題。做到及時排查、及時研判、及時清零。
構建“精準幫扶與提升收益”機制,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一是建立“突發意外返貧風險戶幫扶救助機制”,目的是發揮政府效能,精準幫扶因突發意外返貧風險戶。提升農戶自身安全意識和發展能力,是防止返貧的基礎,要定期開展“農村人口生命財產安全教育”,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農技和轉移就業技能培訓。二是建立“農村重大疾病返貧人員醫療保障機制”,目的是發揮政府職能,精準幫扶因重大疾病返貧風險戶。擴大重大疾病、慢性病等醫療保障范疇;擴大醫療報銷比例和額度,減少患病農戶自行承擔的醫療費用。三是建立“農村人口自然災害生活救助機制”“農田土壤科學改良與提質方案”,目的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精準幫扶因自然災害返貧風險戶。政府設立農田土地和水利設施專項建設資金,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提高流轉撂荒土地補償、糧食補貼款項額度等。四是建立“農村生態高效農產品增值計劃”,目的是發揮政府調節與監管作用,精準幫扶家庭經濟收益低返貧風險戶。當市場發生波動時,政府統籌企業保價收購返貧風險戶農產品。統籌鄉村振興資金、資產性收益資金、行業政策資金中“返貧風險戶專項幫扶資金”,堅持“產業發展解決農村脫貧人口返貧問題”,打好“返貧風險戶+產業”組合拳。產業是擺脫貧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重視當地農業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對接“萬企興萬村”行動,打造農村區域品牌,通過品牌效應獲取高額溢價,帶動農戶和村集體經濟收益。
(作者系廣東財經大學副教授,廣東省鄉村振興駐興寧市石馬鎮下莊村第一書記、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
-
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堅持標本兼治。在脫貧攻堅階段,工作方式更多體現在集中優勢兵力堅決啃下硬骨頭、完成硬任務,期限是確定的。[詳細] -
詹文都:共同富裕的基本內涵與實現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全面科學地理解“共同富?!钡幕緝群c實現方式,厘清其歷史邏輯、實踐邏輯與理論邏輯尤顯重要。[詳細] -
認認真真做好“精準”文章(人民論壇)
精準是重要的認識論、方法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