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文化數字化任重而道遠

      王學斌 發布時間:2022-05-27 08:59:00 光明日報

        1995年,美國學者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曾預測:“數字時代已勢不可擋,無法逆轉。人類無法阻止數字時代的前進,就像無法對抗大自然的力量。數字化的未來將超越人們最大膽的預測,數字化生存是人類要面臨的最重要現實。”時至今日,數字化時代已然降臨,它正撬動著諸多行業乃至整個社會變革的漸次展開。文化數字化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既是按計劃、高質量完成2035年遠景目標“建成文化強國”的必然戰略選擇,也是基于近年來文化數字化建設快速、活躍、全面、強勢發展現狀而做出的必要現實規劃,可謂一份關乎國家文化數字化全局的戰略部署。

        溯其發端,我國的文化數字化建設由來已久。《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文化數字化建設工程”,包含從文化資源數字化到文化生產數字化再到文化傳播數字化,換言之要實行全面數字化。這意味著從地方實踐到中央決策,由總體規劃到逐層落地,我國文化數字化建設工程穩步前行。

        此后近十年里,我國文化數字化建設卓有成效。如文化資源數字化方面,中央財政分三次撥付資金支持中國唱片總公司對老唱片進行數字化修復,對20世紀20年代到90年代的約13萬面唱片金屬模板、4.5萬盤磁帶母版的錄音及相關的大量文字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文化生產數字化方面,國家于2014年支持數據庫建設、2015年建設行業級平臺、支持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301個。文化傳播數字化方面,2012年,中央財政支持北京歌華開展“電視圖書館”試驗,至2017年試驗成果已推廣9個省市,覆蓋高清互動電視用戶近5000萬戶。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次年,科技部會同中宣部等發布《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明確貫徹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

        多年悉心灌注,終將水到渠成。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著重強調未來須加快數字化發展,“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建設國家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在文化領域明確提出“兩個數字化”: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和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這無疑標志著文化數字化已確立為國家戰略。

        究其內容,我國的文化數字化戰略整體推進,成績固然可喜,但重任仍迫在眉睫。比如怎樣更好地通過文化數字化建設提升維護國家文化安全能力?如何通過加強國家重大文化設施和文化項目建設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在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引領下,如何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意見》中都給出了分清階段、全面覆蓋、彼此關聯的部署。

        以階段性來說,《意見》立足前后相續、步步為營。其指出,到“十四五”時期末,要著力實現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基本貫通各類文化機構的數據中心、基本完成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提上新臺階和形成文化服務供給體系等五項近期目標;放眼2035年,則要實現建成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文化數字化生產力快速發展、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明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和中華文化數字化優秀創新成果享譽海內外等中長期任務。

        就整體性而言,《意見》強調綜合施策,全程發力。其涵蓋了中華文化數據庫、國家文化專網、文化數據服務平臺、數字化轉型升級、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文化數字化治理體系等領域,意在供給側發力,激活各類文化資源且貫通各部門各行業,貫穿文化建設的全過程。

        從關聯性上看,《意見》注重內外打通,彼此賦能。世界文明因互鑒而多姿多彩,文化數據因關聯而增值賦能。以往文化建設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即各部門諸單位都藏“金磚”,卻不能聚成“金山”,缺乏有機深度的關聯融合。2021年,文旅部發布實施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文化賦能”。可見,文化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間的跨界融合將更趨全面、廣闊而深入,科技將助力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全方位激發,文化與其他行業的融合將從內容、載體、形式等方面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等方面的融合拓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認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具體到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就應兼顧供給側與需求側,打通資源端、生產端、消費端和云端,從而構建起一套由國家主導的文化大數據體系,新被舊所融,舊因新而活,實現彼此所蘊含價值的極大化、“再發現”乃至聚合效應。

        觀其影響,我國的文化數字化戰略意義深遠。有學者認為,當前的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猶如一場宣傳文化全戰線“大會戰”,此喻可謂甚貼切。中華民族擁有著五千多載的文化資源,唯有通過持續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才能守護住數據安全“閘門”,從而保存完整的文化基因數據,保障國家文化數據安全;該戰略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效路徑,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揭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同時,這也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堅實的戰略支撐,為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提供文化與科技動力。如上,正是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

        (作者:王學斌,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濟寧干部政德教育學院特聘教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试看60分钟| 欧美三级免费观看|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观看|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色就色欧美综合偷拍区a|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狼人香蕉香蕉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 一边摸一边桶一边脱免费视频 | 啊灬老师灬老师灬别停灬用力 | 一二三四视频免费视频|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国产一级性生活片| 99久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忘忧草 | 8050午夜网| 日本一线a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网曝门精品国产事件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体| 波多野结衣456|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一级有奶水毛片免费看| 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