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起,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十五個國家正式生效。RCEP覆蓋的人口數量、經濟體量、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外國直接投資均約占全球總量的30%,自此,全球規模最大、發展潛力最大、成員構成最多元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逐漸升溫,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世界經濟仍持續面臨著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更是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考驗。RCEP的生效,為中國與其他國家互利共贏帶來新機遇,也給全球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信心。
在國際戰略方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RCEP對于我國有著鞏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價值。RCEP成立之前,全球存在北美和歐盟兩大主要自由貿易經濟圈,這些經濟聯盟成為美國和歐洲國家實施大國戰略、維持全球經濟地位的堅實基礎。RCEP的正式生效,標志著北美、歐盟、亞太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一區域性的經濟聯盟能為我國經濟未來發展提供全球性的基礎支撐和貿易根基,并能夠更好抗衡外部經濟體和不穩定性因素的沖擊,對我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不僅如此,RCEP堅持東盟主導原則,遵循平衡、務實和包容的立場。RCEP十五個成員國包含發達經濟體、發展中經濟體以及最不發達經濟體,包容性和多元性極強,致力于共同繁榮、合作共贏。去年東盟取代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RCEP的實施將持續深化中國與東盟長達三十年的貿易合作關系,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RCEP的生效為其他締約方以及整個地區都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利益和好處,各國之間通過貿易紐帶共享全球化紅利,逐漸推動區域間均衡發展,縮小發展水平差異。具體來說,它不僅降低了關稅貿易壁壘、取消了部分限制性措施,為締約各方提供簡便統一的貿易規則和投資市場準入,還為成員國提供了貿易合作的利好平臺,通過創造共享合作的貿易環境,深化各國在電子、服裝、汽車等各領域的互聯互通,逐步發揮貿易雙向效應,有助于亞太地區在后疫情時代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復蘇。
在產業鏈層面,RCEP關稅減讓措施能夠大大降低區域內跨國貿易成本以及原材料進出口企業的成本,并推動中國與其他成員國共同構建面向全球的協作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提升締約方在全球的供應鏈競爭力,充分發揮各成員國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讓區域資源流動更為高效順暢,并使企業優化自身供應鏈、產業鏈布局,為企業提供更大的進出口發展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與日本首次建立雙邊自貿關系,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日本是我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進口來源地,2020年進口額超過90億美元,RCEP生效關稅遞減將有利于共同構建互利共贏的區域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
在社會公眾層面,RCEP也能給廣大消費者帶來切身的利益。原產地累積規則有利于降低享受關稅優惠的門檻,讓大批商品關稅立降為零,大量零關稅產品在區域內自由流通,同時生產端的成本降低帶來的利好逐漸傳遞到消費零售端,持續的消費紅利得以釋放,讓消費者跨境購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也有利于中國制造的產品更好地走出去。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我國歷時八年、通過31輪正式談判才最終在非東盟國家中率先完成RCEP核準程序。RCEP協定在給中國帶來高質量、互利互惠的經濟伙伴共贏關系的同時,更是向全世界傳遞出一個關鍵信號:只有擴大開放、推動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發展多邊主義,才能推動經濟走向互利共贏的發展快車道。RCEP巨大的溢出效應將增強地區乃至全球的貿易韌性,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心劑。
(作者:盤和林,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
RCEP生效,世界經濟受益幾何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RCEP)日前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成員結構最多元、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揚帆啟航”。 [詳細] -
共同富裕視野下的高等教育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在促進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進程中,秉承公益性原則和公平理念的高等教育發展成為實現共享發展的重要維度。 [詳細] -
加快建設現代流通體系
推動流通領域創新升級。進一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提升流通企業對外服務和對內管理的數據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在流通領域的研發應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