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此舉是對我國信用卡業務的一次全面規范,將推動信用卡業務邁入專業化、差異化、精細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信用卡既是支付工具,也是結算手段,還具有小額消費信貸的功能,集安全、方便、快捷于一體,在滿足金融消費者需求、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盡管當前支付工具和借貸產品豐富多樣,但信用卡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仍占據重要地位。
不過,在發展過程中,信用卡業務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發展模式較為初級,以規模和速度為主要目標,存在發卡過多、授信過度等現象;日常經營管理粗放,息費不夠透明,分期業務過度營銷,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部分銀行過度依賴外部合作機構發卡、催收,滋生風險隱患;等等。因此,加強規范信用卡業務,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緊迫性。
《通知》從規范息費收取、治理過度授信、轉變發展模式、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嚴格外部合作管理等5個重點方面,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特別是提出32處“不得”、1處“嚴禁”,如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卡數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者市場排名等作為單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標,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對商業銀行來說,要轉變信用卡業務發展模式,進一步向專業化、差異化、精細化的高質量方向發展。比如,用好透支利率區間管理政策,對不同區域、群體和客戶進行差異化定價,以優質服務吸引和留住持卡人;合理核定信用卡額度,盡量減少多頭授信,嚴控過度授信;進一步加強隊伍管理和營銷管理,規范息費收取,規范分期業務,完整準確披露息費標準和收取方式;加強外部合作機構的準入和管理,保護數據安全,規范催收行為,維護好持卡人合法權益。
對持卡人來說,要理性使用信用卡,不過度透支,不違規套現。特別是年輕持卡人應量入為出,合理消費,盡量少用“余額代償”等方式拆東墻補西墻,切勿通過辦理多張信用卡來“以卡養卡”。對信用卡透支一定要及時償還,避免對個人信用記錄造成負面影響。
對監管部門來說,要以《通知》公布為契機,不斷加強和改進監管,加大信用卡業務檢查和處罰力度,引導信用卡市場保持健康發展態勢,避免重蹈部分國家或地區信用卡危機的覆轍。對某些類信用卡業務,應按照一致性監管原則,進一步明確監管要求。
(作者系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
-
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助力鄉村振興
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詳細] -
袁華萃:發展綠色金融助“雙碳”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宣布,創設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這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這是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箱的進一步擴容,也意味著金融支持綠色轉型再添有力抓手。[詳細] -
以金融創新更好服務科技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準金融服務重點,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為本。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