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成果豐碩,兩岸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這對于兩岸企業界在新格局下展開更密切的合作、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兩岸企業家峰會一路走來,見證了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發展路途。從最初的依賴于企業自發行為形成的小規模、分散化的交流模式,逐步轉變為最具權威性、開放性、互動性與務實性的峰會交流平臺。這一成果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兩岸企業界對交流合作的共同企盼,離不開兩岸企業界堅持不懈、勠力同心的探索,離不開大陸方面真摯的關心和支持,以及臺企臺商熱切的回應與共鳴。
峰會交流機制成形后,在中央領導的關懷以及兩岸企業界的共同推動下,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不斷與時俱進地邁向新征程。從交流領域來看,兩岸企業界以雙方產業發展現狀為基礎,擬定兩岸交流合作的范圍。峰會已經組建了多個產業推進小組在具體負責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并且隨著近年來兩岸產業發展不斷出現的新趨向,不斷有新的產業議題被納入交流合作范圍。這表明兩岸產業已初步實現由發展差異邁向產業互補的新階段。此外,今年峰會的主題“把握新格局,共享新機遇”,也充分體現了峰會交流機制的與時俱進。該主題充分反映了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最新態勢,同時也指明兩岸企業界應通過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對當前新發展格局的認知,從而凝聚共識,在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大海”中盡情地乘風破浪。
當前,中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該格局之下,“穩增長”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基調,同時中國將進行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臺企通過峰會這一平臺,可以更好把握當前大陸經濟發展的側重,更有針對性、建設性地向廣闊的大陸市場邁進。同時,新發展格局下,大陸對外開放的力度也會變得更大,兩岸企業可以此為契機,共同搭乘大陸對外開放的時代列車,依托“一帶一路”建設,攜手開發第三方市場,從而實現促進兩岸企業發展、造福第三方市場的共贏局面。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是影響當下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因素,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矛盾,處理得當與否直接關乎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動力和韌性。疫情暴發以來,大陸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為國內經濟內循環創造了必要條件。一些國際權威經濟評價機構就中國可能對世界經濟產生的貢獻也持積極樂觀態度。良好的市場預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市場活力、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均為臺企在新格局下實現新一輪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雖然臺灣當局一再企圖“倚美謀獨”,試圖削弱兩岸之間的經濟連接,但峰會依舊在疫情期間得到臺企的廣泛支持和參與。這有力地證明,臺灣當局試圖通過政治手段破壞兩岸經貿聯系的企圖是不現實的。究其原因,在于大陸通過各項政策推進兩岸交流合作的基本方向不會變,大陸經濟發展的新格局亦是臺企實現進一步成長的新機遇。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大陸互聯網科技產業的不斷擴大與更新,大量臺灣青年被吸引至大陸創業追夢,這何嘗不是兩岸企業家峰會交流機制具備強大后勁的表現?何嘗不是未來兩岸融合發展擁有巨大動力的佐證?
今后,我們應當繼續發揮好峰會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積極作用。兩岸企業界應共同努力,克服新變局帶來的挑戰、把握新形勢帶來的機遇,在更大格局、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積極探索新的交流模式,努力發掘新的合作商機,實現兩岸產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同時也為推進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并聯式”發展特征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的一個新的重要論斷。 [詳細] -
發揮好外資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20年來,中國持續推進制度化、法治化與市場化改革開放進程,積極參與推動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貨物貿易國,對外開放各領域取得重大進步。[詳細] -
央行降準利好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
由此可以看到,一些一向唱空中國經濟的西方媒體忙不迭地把央行降準看作是“被迫多印鈔票”有多荒唐。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