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體的觀念和行為往往最直接、最快速地反映出經濟社會的變遷趨勢,同時,青年也是引領經濟社會未來走向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社會生活日益豐富、價值觀念趨于多樣,一個新興青年群體迅速崛起。
互聯網及平臺經濟催生新興青年群體
新興青年群體的出現和壯大是互聯網及平臺經濟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互聯網的崛起及平臺的發展,延伸了工作場域,引發了新興知識和服務業的浪潮,以彈性和靈活的工作方式吸引了大批青年進入新興行業。
首先,互聯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區隔,提供了“無邊界”網絡場域,使新興青年跨界成為可能。互聯網及平臺延伸了物質世界,將全世界的人、關系、知識、各類資源廣泛鏈接,成為共享時間的在線組織,個人不需要“在場”,“缺場”亦可參與,因而推動了信息與人員的跨界流動,強化了人們的“無界感”。消費升級帶來的去雇主化的產品需求,催生了依托平臺的新興青年群體,比如網絡主播、自媒體創作者等。
其次,互聯網平臺“去中心化”推動了技能型、知識型、創意型零工經濟的發展,為新興青年群體提供新的職業選擇。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有效解決了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促進了大量“零工經濟”平臺的壯大。新興青年群體追求自主性、靈活性、即時兌現的工作方式,“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平臺弱化了科層制度和等級架構,靈活契約的組織方式加速了“逆組織化”工作模式的流行,符合新興青年群體對職業保有可逆選擇的需求,促進了靈活性大、自由度高的勞動用工發展,例如依托線上平臺提供各類生活服務的青年群體,如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
最后,互聯網背景下新知識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知識和技能的有償分享,為新興青年群體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以知識和信息為核心生產要素的新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給擁有垂直領域知識技能的青年帶來了獨立的就業機會。互聯網知識咨詢的自由檢索與提取、知識生產模式的變遷以及海量信息的全方位與無障礙流動,為青年涉足多個領域、挖掘不同消費需求提供了有利條件。新興青年群體往往掌握著一項或者多項可以變現的知識技能,比如寫作、繪畫、短視頻剪輯等,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知識的生產、分配、交換與使用,并將其轉化為大眾所需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新興經濟與新興職業成就新興青年群體
新興青年群體的產生也是產業結構變化引起就業結構變化的結果。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涌現大量新業態、新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以及互聯網經濟加速發展,出現了非正規就業、臨時就業、彈性就業、鐘點工、平臺協作、數字游民等多種就業形式。新興經濟在實現就業方式多樣化的同時,使就業流動性大大增加,企業與職工的雙向選擇機會增加,職工對單位的依賴性大大減弱,自主性增強。
如果從職業和就業角度定義新興青年群體,那么這一群體就是在新興經濟中從事新興職業的年輕人,具體可分為三大類:
網絡文化青年。主要依托互聯網平臺進行文化內容創作,提供線上文化服務的青年群體。比如,網絡新媒體從業者、網絡主播、網絡作家/網絡文學寫手、電子競技從業者,等等。
獨立文藝青年。主要指活躍于線下文化領域,獨立于傳統文化藝術機構,采取靈活組織方式開展文藝創作和服務的青年群體。比如,獨立電影人、獨立戲劇人、獨立音樂人、自由美術創作者、非遺傳人/手工藝人、街頭文化人,等等。
生活新業態青年。主要指集中于生活服務業新業態領域,提供專業生活服務的青年群體。比如,依托線上平臺提供生活服務的青年群體(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以提供線下生活服務體驗為主的青年群體(健康照護師、寵物醫生、收納師等)。
價值取向多樣化激發新興青年群體活力
從現代社會個體化進程來看,新興青年群體的產生是個體化和主體性凸顯的表征。傳統、單一、固定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代青年需要,作為主體性、自立性、獨特性的青年人的個體化進程日益得到彰顯。
首先,具有多樣化價值取向和較強的學習能力。青年人從學校畢業進入勞動力市場之后,價值觀與生活方式都變得越來越開放,且學習的渠道和途徑也越來越豐富。與其他領域青年相比,新興領域青年群體進入社會后,對主流文化和思想的接觸機會偏少,其思想意識更加開放。持續學習促使很多年輕人在職業發展中產生多種可變現的技能,在某項職業不能帶來持續動力和活力之時,他們會選擇衍生新的職業賽道。
其次,個體性和個體化的工作方式凸顯,體現出較強的職業選擇自主性。新興青年群體不再滿足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和職業形態,或是選擇自由職業,或是在主職之外拓展可變現的斜杠職業,運營以“我”為中心的身份資源,展開個體為主的自我生產、自我上演和自我聚攏的職業進程,在職業選擇和發展中傾向于獲得即時反饋與滿足。(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
-
黨員領導干部必須錘煉好黨性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為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上了入學的第一課。[詳細] -
侯福深:破解“缺芯”困境 實現轉危為機
受疫情和經貿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自2020年起,全球芯片產業逐漸出現產能緊張情況。 [詳細] -
張海東:為鄉村振興提供服務支撐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高校要積極推進學科特色優勢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用先進的理念、技術服務鄉村,推動鄉村產業持續發展壯大。 [詳細] -
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人民論壇)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