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要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均衡布局優質醫療資源,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人民健康是人民福祉之本、國家建設之基,是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重要一環。沒有人民健康作為支撐的發展是不全面的,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動展現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健康事業創造了“中國奇跡”。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上升到如今的77歲,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參保率在95%以上的基本醫療保障網。2009年全國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先后出臺,一項項部署彰顯了黨中央對健康中國建設的高度重視;藥品零加成、醫保按病種分值付費,一項項行動昭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決心。人民健康的“線路圖”逐步明晰,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有了中國式答案。城鎮居民衛生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健康中國紅利惠及千家萬戶,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得到極大緩解。健康中國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國人民的風雨同舟、眾志成城,離不開廣大醫務人員的救死扶傷、舍生忘死,更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精準施策。我國健康事業不斷發展,人均預期壽命已與一些發達國家不相上下。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健康事業發展還很不平衡,要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夯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基,仍需采取更多扎實有效的舉措。
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最基本的就是要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做好醫聯體建設,強化縣域醫院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把好疾病篩查和預防關。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健康知識科普,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上工治未病”,醫療衛生部門要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推動預防關口前移,切實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醫改是維護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十四五”期間,要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努力在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隨著醫改進程不斷加深,舊的問題與新的困難挑戰交織,深層次的機制和體制問題浮現,需要拿出更大的魄力和勇氣,堅定不移將醫改進行到底,在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上展現新作為。
高質量發展是破解醫療衛生領域矛盾的著力點。一要堅持抓公立醫院改革這一重點。維護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公益性,加大公立醫院的建設力度,牢牢把握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內涵建設為主,提高質量;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內涵式、集約性、高效的管理,提高效率;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資要素向更加注重人力資源發展轉變,激發人的積極性,提高待遇。二要堅持補基層衛生服務能力這一短板。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真正實現人民群眾“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的目標。三要堅持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這一弱項。不斷提高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能力,不斷優化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法治保障。
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讓醫改真正惠及患者,更有力保障全民醫療健康。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高水平醫療平臺,打造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逐步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其他保障措施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推進藥品和耗材集中采購使用,破除逐利機制,有序推進一致性評價與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監督檢查。提高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提升人民群眾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健康是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只有在健康的天平上加重砝碼,才能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更加深沉有力,“人人健康、全民健康;人人幸福,全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才能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大學生消費,如何積極健康、理性適度?
與此同時,部分大學生存在超前消費、炫耀消費、負債消費、享樂消費等非理性消費行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尋求合理對策。[詳細] -
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體系”。[詳細] -
馬曉偉: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