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此進程中,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第一,著力滿足人民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隨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生存又要生態,既要溫飽又要環保,既要小康又要健康,生態環境的質量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標。可以說,新時代新階段做好民生工作,不僅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目前,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上與人民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面向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生活富裕但環境退化也不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此,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綠色發展,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更好滿足當代人民群眾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也要為子孫后代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第二,堅持把人民的評判作為檢驗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依據。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任何政黨的前途和命運最終都取決于人心向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并最終取得勝利,就是因為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我們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
檢驗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最終要看人民生態福祉是否真正得到了提升、人民生存環境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既是衡量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試金石,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人民群眾反對的問題,就是我們要改正的事情。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要堅持標本兼治、常抓不懈,從影響群眾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既下大力氣解決當前的問題,又探索建立長久管用、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體制機制,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民健康,讓城鄉環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第三,發揮人民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不管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發展時期,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還要看到,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深刻變革。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基本的公共產品,具有非排他性與非獨占性,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這些都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是需要人人參與的事業。更好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就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全體人民的力量,讓群眾積極、廣泛地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使每一個人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和推動者。為此,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暢通公眾參與渠道,提供相關制度保障,把民心民意轉變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要強化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加快開展環保信用評價、生產者責任延伸等工作,促進廣大企業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使其承擔起應盡的生態責任,走綠色發展之路;要采取務實舉措鼓勵群眾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低碳綠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節能產品,讓綠色生活成為公眾自覺自律的行為,將人民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出來,凝聚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合力。
-
云頂村的好光景(生態扶貧見成效②)
有了牧場,養殖、種植、旅游分開,云頂村環境大為改觀,可喜的是,山上寶貴的水源也得到了保護。[詳細] -
生態環境部:“十三五”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2月2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介紹,“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