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教育部印發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的規模目標。專業學位研究生是相對于學術型研究生而言的,旨在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標,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呼應國家發展戰略需求,有幾個方向值得關注和探討。
首先,不能哪兒被“卡”就疏通哪兒,更應致力于前瞻性的人才戰略。在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歷史時期,一些核心技術領域受制于人的情況得到了極大重視。然而這一問題的解決并不是僅僅以“超常規”方式加快“卡脖子”領域中的人才培養,或是進一步加大對“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投入就能解決的。以芯片為例,整個集成電路的產業鏈包含了設計、制造、封測和應用多個環節,需要各種類型的技術型人才和基礎研究型人才,這還不算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投資、管理、運營等人才;同時,集成電路大國的建設,不能哪兒被“卡”就疏通哪兒,不能忙著去“追”,還要創新和引領,前瞻性地提出問題,解決理論領域和產業界尚未攻關的問題。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要做好頂層設計,做到有效引領,不能僅僅依靠少數“雙一流”大學,還要防止“一哄而上”導致的資源分散。
其次,聚焦區域人才的結構性短板,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隨著地方經濟規模大幅增長,地方和中小企業經濟地位日益凸顯。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于先進技術、先進經驗以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升溫。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需要更貼近地方發展,立足于本地。事實上,這也將促進高校與地方的良性互動。以法國圖盧茲大學為例,這所建校于1229年的大學位于法國南部-比利牛斯大區圖盧茲市,這是法國航空航天城的所在地。該校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基本都圍繞著航空航天工程展開,目前已發展成為空中客車和伽利略定位系統的信息研發中心;而后者的發展又反過來為學生的培養、實習和就業提供了平臺。
疫情期間,多地在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審計、食品藥品監管、心理咨詢等關乎國計民生領域的人才缺口明顯,都可以成為專業學位高層次人才培養與區域發展融合的突破口。
再者,借科技研發人才之力助產教深度融合。產學研基地建設已積累了多年經驗,然而企業動力不足的問題仍是制約產教融合的核心問題之一。今天,大批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或將成為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契機。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科技戰線迅速攻關,實現了藥品、檢測、醫療設備、疫苗、公共服務等領域從研發前沿到市場“最后一公里”的有機銜接,打通了產學研的價值鏈,形成值得總結的經驗。未來,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企業對于創新技術的需求將更為凸顯。產教融合將極大降低企業研發成本,改變當前企業研發與高校應用型研究各行其道的情況。同時,校企合作也可以進一步創新雙導師制度,探索項目學習模式,讓實驗和實習真正走進企業,實現培養方向與產業發展對接、課程體系與職業能力對接、培養目標與資質認證對接,扭轉當前部分學校閉門造車、紙上談兵的狀況。
本世紀以來,英國、日本、法國等國家都增加了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國內招生規模,擴大了在法律、經濟、教育、公共政策等實用性強的領域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規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三個戰略相輔相成,相互依賴,適時擴大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模,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正是激發教育活力、落實三大戰略的重要舉措。
(作者:劉敏,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
任琳:特殊時期的進博會釋放更多利好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此次進博會在一個特殊時期、特殊國際環境下舉辦,對世界和中國而言皆是一場特殊盛會。 [詳細] -
孫壯志: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
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詳細] -
楊舸:人才爭奪戰背后是第二次人口紅利
近年來,由武漢、西安、鄭州等城市發起的城市“人才爭奪戰”持續引發社會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