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支持小微經濟的政策落地,三季度延續了二季度復工復產趨勢,在積極財政政策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支撐下,小微經濟呈持續復蘇態勢。9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下稱小微指數)為43.9,較上月上升0.2個點。但當前疫情在全球并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小微企業在復工復產的基礎上,需進一步增強政策合力,助力小微經濟持續復蘇。
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9月份小微指數上升0.2個點,繼上月指數平穩后再現升勢,各分項指數呈普遍上升態勢,形勢喜人。
小微指數各分項指數呈“七升一降”,除風險指數下降0.1個點外,其余指數均呈現上漲局面。其中,融資指數和績效指數均大漲0.4個點,分別為52.2和44.0,貨幣政策效果正在小微領域有所體現。擴張指數上升0.3個點,為43.0,采購指數和信心指數均上升0.2個點,分別為42.2和41.4,可見小微企業已經呈現復蘇態勢。市場指數和成本指數各上升0.1個點,分別為39.3和62.7,顯示出小微市場有所回暖,成本相對可控。
區域指數呈“五升一平”態勢,除西南地區與上月持平以外,各區域均呈上升態勢,此前復蘇較弱的地區本月也呈現明顯的回升態勢。其中,東北地區顯著上升0.3個點至41.1。
行業指數呈“六升一降”態勢,除農林牧漁業有所下降以外,其他行業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交通運輸業與批發零售業小微指數均大漲0.4個點,建筑業小微指數大漲0.3個點,制造業小微指數略有上漲。
無論從總指數還是從分項指數來看,9月份小微經濟復蘇態勢明顯,但風險依然存在。各分項指數中,除了融資指數和成本指數位于榮枯值之上,其余分項指數仍距榮枯值有一定距離。各區域指數均在榮枯值以下,各行業指數也均處于榮枯值以下。再加上疫情尚有反復的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微企業造成影響,這些都需要引起關注。
相信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中長期因素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如何通過控制宏觀杠桿率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如何通過增加技術投入來補齊科技創新短板,如何通過收入預期改善和消費意愿的兌現來提升消費甚至就業,這些都是推動我國小微經濟進一步發展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
華桂宏:推動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針對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的餐飲浪費現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詳細] -
中國的經濟增長有利于全球穩定
我們選擇“中國2049”作為報告的選題,是因為屆時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目的是分析中國屆時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和需要進行的改革。[詳細] -
鄭風田:高質量城鎮化需關注三個差距
“十三五”期間,我國戶籍制度改革進展順利、成效顯著。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