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較上月上升0.1個點。六大區域指數呈現“三升三降”態勢,華北、東北和中南地區有所提高。七大行業小微指數呈現“四升一平二降”態勢,除建筑業和住宿餐飲業有所下降,批發零售業持平外,其他行業小微指數均有所上升。各分項指標指數呈現“五升三降”,除采購、擴張和風險指數有所下降外,其他分項指數均有所上升。
除了疫情小范圍反彈,其他影響小微企業運行的因素大都在好轉。一方面,宏觀經濟持續復蘇。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都在景氣區間且有所上升,采購、生產、需求、庫存和價格指標都顯示經濟繼續穩步復蘇。另一方面,我國對小微經濟的支持政策仍在加強。中央政府已經連續出臺多項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對中小微企業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以上因素驅動下,中小企業經營情況出現了積極變化。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中小企業5月份復工率超過90%,并且持續提高。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各項經濟指標增速轉正,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增加,企業虧損面和從業人員降幅收窄。一些新模式新業態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疫情發生以來,在線醫療、網絡教育、遠程辦公等新型信息消費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各類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快速發展。
雖然指數整體呈現小幅上升,但疫情小范圍反彈、自然災害以及需求相對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仍然不可忽視。6月份北京市出現的散發疫情,再次對小微經濟造成一定影響。餐飲業直接受到此次疫情小范圍反彈的沖擊,批發零售業采購、擴張、風險、融資等分項指標都有所下降。同時,自然災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小微經濟。當前季節性暴雨使得長江以南部分省份受到影響,從地區分項指數看,部分南方地區指數有所下降。此外,還存在消費需求恢復速度不及供給能力恢復速度的問題。雖然企業復工率整體已經超過90%,但消費需求擴張相對不足,對企業經營造成壓力。部分行業仍然受慣性和疫情影響處于不景氣區間。受疫情防控和居民謹慎情緒影響,接觸型聚集型消費復蘇較慢,相關行業復產水平仍然偏低。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對下一步促進小微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建議:第一,當務之急仍然是克服疫情負面影響。這既包括因疫情而導致的直接影響,還有對信心、預期等影響下一步發展的間接影響。解決直接影響需要依靠更科學的防疫辦法,盡可能減少防疫過程對企業經營和居民消費的干預。解決間接影響需要進一步強化預期管理,弱化媒體對疫情的過度渲染,加強樂觀預期,解決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的過度保守化傾向。
第二,繼續發力解決需求相對不足問題。當前需要打通生產消費的各個環節,釋放各行業的生產力和居民消費力,充分激活消費動力??梢钥紤]減少當前對部分行業的管控措施,并實行促進就業等政策穩定居民收入。解決小微企業訂單不足的問題,不應只關注小微企業本身,整個市場活躍度提高是小微企業整體訂單提高的關鍵。
第三,對前期政策進行優化,以維持支持政策的持續性。比如合理推動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利率下行,并進一步解決金融風險分擔機制問題。減稅降費的同時,適當提高直接補貼和直接采購額度。(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孫文凱)
-
積極應對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
面對疫情影響,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精準作為,有的放矢,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 [詳細] -
用好抗疫的基層治理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 [詳細] -
人民要論: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幾對關系,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扎實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