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演化及其導致的世界經濟下行及發展不確定背景下,我國堅定不移全面縱深推進改革開放,主動深化關鍵領域重大改革,進一步穩定發展預期。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發布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指出,要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健全要素市場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縱深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過程中,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完善要素交易規則體系,創新管理方式方法,提升要素市場監管質量,激發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高效公平”配置要素,增強國家應急配置管理要素能力,有效管控系統性公共風險。
堅持“高效公平”導向,完善要素交易規則體系
立足“高效公平”,政府要構建“要素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的要素交易規則體系。
一要進一步放松政府價格管制,以“放活”改革擴展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構建要素市場化決定機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配置資源的作用,首先要求政府減少對要素市場價格的直接干預,進一步放開要素價格定價權。要素價格水平主要由要素市場交易雙方掌握的信息情況及真實供求力量對比決定,政府由制定具體價格水平向制定定價規則轉變。政府要從“定價格”到“定規則”轉變,必須進一步放松對要素價格的嚴格管制和對要素市場的直接干預,由市場供求力量決定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數據等要素的價格水平,分類分層、分步有序擴展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適當穩步加快構建市場決定要素價格制度,進而以高效率要素配置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
二要更加嚴格保護市場交易,保障不同市場主體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建設公平要素交易制度,確保要素配置公平。立足提高要素市場化配置效率,政府要進一步建設要素公平交易制度,消除要素市場各種歧視性現象,要進一步健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權益制度,依法有力糾正身份、性別、城鄉等就業歧視現象,放寬金融服務業市場準入和外資金融機構準入,積極試點改革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加快推動建立公共數據開放和數據資源有效流動制度,構建各類主體平等獲取要素的公平制度體系,確保要素市場上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獲取各種市場要素,確保要素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創新管理方式方法,提升要素市場監管質量
不同于商品市場,一方面,要素市場是市場體系的核心,重要意義不容輕視。另一方面,要素市場有一些特殊性質,勞動力要素存在于人身上,土地有固定性和公共性,金融市場潛在負外部性大,技術要素有廣泛正外部性,數據新型要素有新特點。基于要素市場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要更好發揮作用,創新管理方式,管好、管活要素市場,提升要素市場監管質量。
一要增強管理彈性,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要著力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借助市場機制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創新多種形式工業用地市場供給方式,創新不同類型產業用地使用方式,增強土地管理的靈活性,放活省級政府城鄉建設用地指標使用權,加強土地供應利用統計檢測,提高土地監管效率和使用質量。在確保金融安全前提下,要進一步放寬金融市場準入,主動有序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放寬金融服務業市場準入,鼓勵金融產品、技術、組織創新,推動信用信息和金融數據的深度開發利用,高效匹配金融供求,強化金融“活水”功能,提高金融樞紐推進經濟發展整體質量功能。
二要規范制度監管,確保公平配置要素。要打破各種要素城鄉流動、跨行政區域流動的制度障礙,通過建設城鄉統一的土地管理制度、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統一規范的證券市場管理制度、統一規范的數據管理制度。同時,進一步加強生產要素交易領域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確保要素配置公平。尤其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在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基礎上,要更加注重保護勞動所得,進一步健全勞動報酬制度,進一步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切實增強勞動者的勞動獲得感。
三要強化技術應用,有效管控市場風險。要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與區塊鏈,提升要素管理的數字化程度和科學化水平,有效獲取要素市場交易主體、供求、時間、空間等相關信息,精準匹配要素供給與要素需求,降低信息不對稱產生的交易成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與此同時,通過完善信用管理體系,構建全要素口徑的風險管理體系,動態掌握要素市場運行情況,有效管控系統性風險。尤其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實現“數據+”的創新提升,進一步提高監管效率和監管質量。
戰略管控不確定性,增強要素應急配置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暴露出我國應急管理能力還有改進空間。加強公共衛生治理,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必須提高國家應急管理的整體能力。牢牢把握生產要素這一根本和源頭,通過加強要素應急配置能力,提升要素的國家應急管理能力,進而增強應對開放社會和不穩定世界的國家能力。
一要立足不穩定不確定發展態勢,強化政府要素應急配置能力建設。新冠肺炎疫情演化為“全球大流行”,對世界經濟造成全面、深度沖擊,進一步強化了全球發展的不穩定和不確定。結合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來的應急能力不足現象,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應急物資生產不足、儲備不足等問題,必須發揮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與組織優勢,強化政府應急管理職責,加強包括要素的應急配置和管理在內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建立生產要素的緊急調撥、緊急采購等制度,提高要素高效協同應急配置能力,高效應對特殊時期應急治理問題,整體增強國家層面防范不穩定不確定性事件的應急能力。
二要全面深度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要素應急配置管理實際效果。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一方面構建經濟社會運行信息系統,科學識別包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內的各種風險,及時預警顯現的問題,有效阻斷風險蔓延擴展路徑,精準有效管控事態。另一方面,要構建要素國家應急配置管理信息系統,一旦出現區域或全國緊急狀態,能夠及時調配各種要素,高效協同應急生產與運輸,確保應急物資精準及時到位,確保應急管理實際效果。
(作者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吳傳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彰顯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堅定了全黨全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 [詳細] -
劉恩東:跑出“加速度” 展現“新擔當”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 [詳細] -
發揚“右玉精神” 建設美麗中國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地處毛烏素沙漠的天然風口地帶,曾是一片風沙成患、山川貧瘠的不毛之地。發揚“右玉精神”,就要強化生態意識,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