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生態美學的建構路徑

      胡友峰 發布時間:2020-05-29 08:24:00 光明網-《光明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要通過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建成美麗中國”。當前我國生態美學的研究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構建更加符合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的生態美學理論體系,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理論支持。

        生態美學研究要以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出發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要求,這既是生態美學的精神內核,也是生態美學發展的價值旨歸。生態美學植根于生態存在論哲學觀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就蘊含在生態美學的內涵之中。20世紀工業文明持續發展,在為人們帶來快速的物質財富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生態危機日益成為世界人民關注的重點,生態美學作為一種美學形態也由此產生。可見,生態美學自產生之日起便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為目標和發展驅動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推進。在理論上,生態美學的理論建構要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為基石,建構生態友好型美學;在實踐上,要將生態美學的目標落實到美麗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之中。美麗中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可以從治國理政的角度為生態美學提供發展機遇和實踐天地,生態美學話語形態的發展和完善可以從方法論角度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智慧支持。

        生態美學的發展要注重引導綠色變革,在生態層面上推動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將生態文明建設與人民的美好生活聯系起來:“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將生態問題看作民生問題。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過去的“吃飽穿暖”需求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訴求,越來越關注飲用水、大氣質量等生態問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便是對人民訴求的回應和落實,是一項涉及民生的重要工程,即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綠色福利,造福子孫后代,實現美好生活,使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能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我們黨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決心。因此,生態美學的發展要以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為前進方向。在審美觀念方面,生態美學應培育人們正確的審美觀念,豐富人們對自然事物的審美體驗,從而引導人們踐行綠色生活方式;要努力從審美方式上消除人類中心主義的影響,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深入人心,從而避免某些違背生態平衡的審美偏好。在生態實踐方面,生態美學要從理論走向現實,走向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各種事物包含于“生態”之中,不再局限于對自然事物、人工景觀的審美研究;將目光投向城市、郊區、社區、公共基礎設施等領域,從而消解人與自然的區分和對立;將生態美學與景觀設計、園林規劃等學科相融合,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處處感受到生態之美。

        生態美學研究要大力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無論是“不違農時”“萬物齊一”的思想觀念,還是“風調雨順”“瑞雪兆豐年”的民間智慧,都圍繞著“生”與“和”展開,體現了我國傳統思想中對生命孕育、繁衍的珍視,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強調。這種原生性的生態智慧綿延至今,深刻影響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當前生態美學發展應在理論研究過程中不斷“回望”經典,從《周易》《老子》等經典著作中尋找理論滋養,積極主動地挖掘散落于傳統哲學中的生態美學觀并將其體系化,更深層次地發掘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從而為生態美學的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奠定深厚的理論根基。

        生態美學研究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從而適應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現實要求。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有著自身優勢的同時也存在獨特的挑戰,需要綜合應對。我國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與統籌協調發展的壓力非常大。要發展必須要遵循自然規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這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同樣,當前生態美學在這種新形勢下需要開辟自身的發展道路,建構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與西方環境美學相比,我國生態美學更注重對理論的闡發和構建。今后,我國生態美學研究既要避免西方的人類中心主義傾向,也要批判吸收西方環境美學的合理觀點,并結合自身理論發展和實踐應用實際,不斷探索創新,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美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生態美學的發展要樹立全球眼光,發出中國聲音。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關系到我國人民的利益,更關系到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因此,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以全球視野、世界眼光看待當前面臨的生態難題,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全球的生態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密切相關,更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緊密相連。這就要求生態美學在發展中積極與各國生態美學研究機構、研究者展開合作和交流,推動理論成果的相互借鑒和補充。在發展生態美學理論的過程中,不僅要適應我國的國情,還要從世界眼光出發進行探索,增強理論的適用性。構建中國特色生態美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要積極將具有我國特色的理論推向世界,與其他生態美學觀點交流互鑒。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者關系

        23.jpg
        隨著社會進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思想愈發深入人心。在城市空間布局中處理好生產、生活、生態三者的關系,不僅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需要,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要求。 [詳細]
      • 劉旭:秦巴山脈區域要在保護中發展

        生態高地、資源富地、文明發祥地與發展滯后、經濟洼地的強烈反差,使得秦巴山脈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非常突出。[詳細]
      • 梁謇:筑牢農業綠色發展的制度之基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建構綠色農業補貼制度,一方面要實施正向激勵,通過利益驅動鼓勵引導農業生產者采取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生產行為。[詳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美女黄色毛片免费看| 国产永久免费观看的黄网站| swag台湾在线| 无翼乌全彩本子lovelive摄影|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大全|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怡红院视频在线| 久久文学网辣文小说|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公用玩物(np双xing总受)by单唯安 | 亚洲色欲色欲www|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操|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在线看| 最近最新视频中文字幕4|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3d动漫| 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伊人影视在线观看日韩区| 大尺度视频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日韩电影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a级成人高清毛片|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国产浮力影院在线地址| www.av小四郎.com| 日本三级带日本三级带黄国产 |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 精品国产三上悠亚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