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有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是“五位一體”總布局中的社會建設對農村的具體要求。廣西浦北縣創新治理模式,迸發鄉村活力的經驗表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人才建設、統籌分類指導是實現鄉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舉措。
加強組織領導是保證。實施鄉村振興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村級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起著“壓艙石”和“定盤星”的作用,主導鄉村治理的發展方向,壓住鄉村治理中出現的大風大浪,穩步推進鄉村治理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浦北縣建強村黨支部“主心骨”,推進“黨支部+理事會+戶主會”模式,創建四級層級聯動解決群眾難點熱點問題的工作機制,大大提高了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各項制度機制供給,這樣的做法成效明顯,既凸顯出黨組織的主導地位,又充分激發了群眾的主體意識,形成鄉村治理強大合力。
強化人才建設是基礎。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一批又一批知農懂農愛農的治理能手。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委和政府不斷加強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充實基層治理力量。廣西較早推行了“第一書記”的做法,第一書記對廣西的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貢獻。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黃文秀為典型代表的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堅持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充分發揮了人才引領發展的重要作用。浦北縣致力于引導“把致富帶頭人發展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基層干部隊伍。在人才的強力支撐下,全縣78個貧困村3年內全部脫貧摘帽,做法很實,成效很好。
統籌分類指導是關鍵。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在推進鄉村治理過程中,需要堅持實事求是,做到統籌分類指導。這是落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重要體現,是大興調查之風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對“一刀切”懶政行為的警醒。統籌分類指導,關注民生,重視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搞好鄉村治理,也才能獲得村民最廣泛的響應。浦北縣在鄉村產業發展上實行分類指導,富斗田村建成30多個微田園、微菜園、微果園、微花園提升整個村子“顏值”,成為“網紅”鄉村旅游景點;泉水鎮平陽村發展出櫻桃、百香果、紅衣花生等特色產業……提倡“一村一品”,關鍵是要實事求是,分類指導,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能讓“一品”做大做強做久,真正確保鄉村治理長久長效。
(作者系廣西民族大學校長、教授)
-
江金波:振興文旅業須以創新實現超越
據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五一”小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5.6億元。總之,擁抱數字化、開發線上休閑、推廣文創旅游產品,將是文旅業在“十四五”創新轉型、全面振興的關鍵舉措。[詳細] -
盤和林:數字貨幣“新”在何處?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從應對變局與沖擊的角度來說,我國此時順應趨勢研究本國數字貨幣,是對法定貨幣地位的鞏固。[詳細] -
劉旭:秦巴山脈區域要在保護中發展
生態高地、資源富地、文明發祥地與發展滯后、經濟洼地的強烈反差,使得秦巴山脈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非常突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