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近年來,四川加快培育壯大“10+3”產業體系,重點培育川糧(油)、川豬、川茶等十大特色產業,做強現代種業、智能農機裝備制造、烘干冷鏈物流等三大先導性支撐產業。我們應抓住機遇,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擦亮四川農業大省的金字招牌。
以小麥為例。小麥是四川的主要糧食作物,在確保區域糧食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四川屬于中筋、弱筋小麥優勢生產區域,是全國生產釀酒專用小麥的優勢區域。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對小麥品種的審定更多注重產量和抗病性,缺乏品質標準;在生產上,也缺乏對品種特性、土壤環境、關鍵施肥技術等的研究,導致小麥產品品質波動大,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技術規范亟待加強。
因此,要建立小麥品質評價選育標準,指導小麥品種審定。在選育品種時,除考慮產量外,還應充分考慮小麥用途,篩選適用的、專用的優質高產抗逆良種,在生產上示范推廣。開展小麥配套栽培技術研究,集成小麥優質綠色生產技術體系。針對四川稻茬小麥適宜生產弱筋小麥的特性,開展土壤、水質和營養元素對品質的影響研究,形成小麥水肥高效管理技術,配套機械化播種立苗技術、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等,集成綠色生產技術規范,為質量提升提供技術貯備。
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四川小麥種植主要集中于成都平原、成都—德陽—綿陽一線的稻茬小麥,也是優質弱筋小麥主產區域??梢劳鞋F代糧食產業園區,以政府資助等方式,引導科研單位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全面推行綠色標準化生產和全程質量控制模式,打造一批高標準精品示范基地,形成品牌效應。
其實不止小麥,對于其他農作物,也可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構建“公司+基地+大戶+標準”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基地實行統一供種,統一供肥,加強技術指導,病蟲草害統防統治,配套供應農資,規范投入品使用。以“綠色”為主導,建立統種、統收、統貯、統運和統銷的“一體化、可溯源”供應鏈體系,促進產業健康穩定發展。還可發展“企業+企業+標準”的長期戰略合作模式,用糧企業與糧食生產企業以標準作為紐帶,共同推進糧食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示范引領產業蓬勃發展。
?。ㄗ髡撸悍攮?,系四川農業大學作物栽培與耕作系主任、教授)
-
今年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
記者從28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米袋子”“菜籃子”供給保障有力。 [詳細] -
我國糧食取得歷史性“十六連豐” 總產量增加54%
4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詳細] -
【復興網評】筑牢糧食安全防線,中國家底厚底氣足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a href='../../../politics/202004/t20200429_6770033.html' target="_blank">[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