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高質量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的發展,如何在創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中華民族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富含創新基因。湖南省衡陽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創新資源,堅持正確的創新理念和實踐路徑,努力在創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正是從人民之中獲得無窮無盡的力量,我們黨才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創造了新中國的發展奇跡。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重民本等優秀思想理念,對我們今天堅守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正確價值取向具有重要意義。衡陽市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實際行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抓細惠民小事、辦好利民實事做起,重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帶動2.6萬多貧困戶增收,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激勵人民群眾爭做衡陽主人翁、文明志愿者、平安守護人。
貫徹落實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習近平同志指出:“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它始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和靈魂”。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生動體現,是我們黨制定和貫徹執行正確方針政策的思想基礎,是領導干部加強作風建設、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形成的,契合中國人的處世態度和行為準則。衡陽市充分發揮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著力將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大力營造學以致用的濃厚氛圍,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導向。在經濟建設中,堅持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扎實推進振興實體經濟和“工業原地倍增”計劃,培育形成了一批新產業集群。在管黨治黨中,立足常態長效,把制度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重要位置,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嚴格執紀,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制度意識、紀律意識,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執行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
為創新營造濃厚社會文化氛圍。習近平同志指出,“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衡陽市注重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努力為創新營造濃厚社會文化氛圍。2016年,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到了王夫之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是湖廣衡州府(今衡陽市)人,他注重總結發展中國哲學的辯證法思想,提出了“天地之化日新”“榮枯相代而彌見其新”等思想觀點,認為事物發展變化總是“新故相推、日生不滯”,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應該“趨時更新”。衡陽市注重挖掘和闡發寶貴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作者為中共湖南省衡陽市委書記)
-
郭朝先: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要做到基業長青,必須要考慮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是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一個重要的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產業組織研究室副主任郭朝先做客中國經濟網“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系列訪談。[詳細] -
從“弄潮兒”到“千斤頂” 湖北省對癥下藥靶向治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進入新時代,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民營經濟已成為湖北省經濟穩定增長的“千斤頂”、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社會責任的積極踐行者。[詳細] -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擴展空間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和轉換增長動力。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以此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會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需要有一些配套的戰略或政策予以支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