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對話,具有改變人們認知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源于居高臨下的所謂“優越感”, 而是基于不同文明平等相待、相互交融、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包容精神
從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到分論壇,從文物聯展到美食盛宴,從影視大咖對話到“最炫亞洲風”來襲,從北京到杭州、廣州、成都,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一幅文明交融的盛世畫卷正徐徐鋪展。
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5年前,正是因為看到了文明交流互鑒對人類和平發展的重要性,習近平主席倡議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這場如約而至的文明盛會,搭建起了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嶄新平臺。
“不同文明總有相遇的時候,如何實現最美好的相遇?”在開幕式上發言中,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提出問題,也給出答案:“文明對話,形成對話的文明,才能合力共創美好的未來”。他告訴與會人士,這也是他作為一個西方國家領導人,應邀參加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原因,他真誠感謝習近平主席倡議召開這樣一個以對話為主題的文明盛會,并堅定地領導中國人民捍衛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準則和發展正道。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山姆·巴奈特是總部位于迪拜的中東最大的電視臺MBC集團的首席執行官。他告訴記者,數千人的參會規模,足以說明開展文明對話的重要性。“中國的文明觀,實際上是中國所尊崇的多邊主義外交政策的體現。”
山姆的名片上,印著一句話:我們在哪里都能看到希望。作為一名媒體老總,山姆很喜歡習主席在開幕式演講中提到的“各種文明本沒有沖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認為媒體人既要有這樣的眼睛,也要有傳播文明之美的使命和職責。習近平主席宣布要實施亞洲影視交流合作計劃,讓正在和中國的電視臺商談合作的山姆很興奮。他相信,體現在文學、音樂和影視劇等作品中的文明之美,具有直擊人心的感染力。“中華文化中重視家庭、追求和諧等理念,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欣賞。”
正是對美好未來的共同期待和憧憬,讓來自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們相遇、相知、相親。文明對話,具有改變人們認知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源于居高臨下的所謂“優越感”,而是基于不同文明平等相待、相互交融、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包容精神。
“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艷。”習近平主席的話,體現了復興路上中華文明的自信,也彰顯了大國責任和擔當。
美國歷史學家羅茲·墨菲在其所著《亞洲史》中早已預見,21世紀,“亞洲的影響將超過它那傳統的光榮的過去。”沿著先輩們的足跡,中華文明、亞洲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美好相遇,必將書寫亞洲文明新的輝煌。
-
人民時評:善用我們的語言寶庫
在一個新詞匯層出不窮的時代,準確說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詞匯更有價值。[詳細] -
學苑論衡:講出我們自己的法治話語
目前,不少學者已經意識到對西方法治理論照搬照抄、亦步亦趨,不僅無助于中國現實法治問題的解決,更形成不了自己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詳細] -
人民日報學苑論衡:講出我們自己的法治話語
目前,不少學者已經意識到對西方法治理論照搬照抄、亦步亦趨,不僅無助于中國現實法治問題的解決,更形成不了自己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