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地再現古往今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民命運與共的友好歷史,能夠加深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更好促進民心相通,展現美美與共的文明互鑒畫卷
冼星海是在哈薩克斯坦音樂史上擁有重要地位的中國音樂家。20年前,阿拉木圖市中心的一條大街以冼星海命名。根據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指示,冼星海居住過的房子被改造成紀念故居,并樹立了冼星海紀念碑。冼星海的許多作品至今仍是哈薩克斯坦國家歌劇院、愛樂樂團等音樂團體的演出保留曲目。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其中講到冼星海與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的感人故事,在中哈兩國引起很大反響。我們在阿拉木圖冼星海大道走訪當地學校和居民時得知,習近平主席發表演講后,很多人到冼星海紀念碑前獻花。在聽取關于哈中兩國合拍電影《音樂家》的匯報后,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非常重視。2017年6月8日,哈中兩國簽署關于合作拍攝電影的政府間協定,《音樂家》成為兩國合拍電影協議框架下的啟動項目,也是兩國“一帶一路”人文合作的重要成果。
電影是講故事的,通過故事傳遞理念是電影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重要屬性。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的患難之交是一個溫暖人心、感人肺腑的好故事。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的友誼基于對藝術和音樂的共同熱愛和對各自國家與人民的無比熱愛。兩位音樂家在戰爭年代、艱難歲月中相互幫助、相互激勵,這種精神正是擴大兩國人文合作的重要基礎。我們應該很好地珍惜彼此友誼,并將這種友誼發揚光大,使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將友誼傳承下去。
隨著時間推移,哈薩克斯坦人民不僅沒有忘記冼星海為哈薩克斯坦創作的大量音樂,而且因為共建“一帶一路”,兩位偉大音樂家的患難之交已經成為兩國人民傳承友誼的一段佳話。電影《音樂家》在中哈兩國聯合搭建劇組并開始工作時,哈方的同事幾乎都知道冼星海代表作《阿曼蓋爾德》,并能哼唱其中的經典片段。拍攝《音樂家》的過程也是我們進一步了解冼星海的過程,大家都很投入,“入戲”很深,其間經歷了許多心靈的震撼和靈魂的洗禮。
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幫助中外電影界打開了國際視野,讓電影人有更多的機會傾聽來自世界的聲音。中國同哈薩克斯坦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長達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中,發生過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將這些故事搬上銀幕,藝術地再現古往今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民命運與共的友好歷史,能夠加深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更好促進民心相通,展現美美與共的文明互鑒畫卷。
-
一起看世園會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六項原則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詳細] -
一起看世園會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意義
從可持續發展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詳細] -
北京世園會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4月28日,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如果說“一帶一路”源于中國又屬于世界,那么,世園會這株生態智慧之花可謂源于世界又在中國綻放得更加絢麗。事實上,世園會將成為中國新型城鎮化行進路上展示新發展理念的一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