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點摘編】
在信息化時代,由互聯網創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臺,逐漸成為勞動力市場參與者獲取信息資源的主要渠道。互聯網提供的及時有效信息,加強了雇主與雇員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的溝通,通過影響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以及工作捜尋等方式,影響個人的就業決策。此外,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廣泛應用,還創造了新的工作崗位和新的職業類別,為個體的就業帶來多元化選擇,能夠使個人獲得更多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機會,為提高個體的就業質量帶來新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目前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已達53.2%,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水平仍然較低,并且由于城鄉分割、個體差異的存在,在中老年、女性和農民工等人群中的互聯網使用率和使用技能都普遍偏低。
因此,首先,要繼續推動互聯網的全民化、普惠化建設,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在線學習和培訓,激活更多的潛在用戶,尤其是提高女性及農民工等群體網絡技能,增強其求職就業或創業的競爭力。其次,要加強網絡平臺監管,提高互聯網平臺的信息質量,規范和約束信息制造者的行為,維護互聯網用戶的合法權益。最后,政府在鼓勵多元化就業創業的同時,還應重點考慮這部分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將多樣化的就業群體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內,以適應平臺就業和自主創業等新就業形態的發展需求。
-
九張圖帶你走近互聯網改變的九張面孔
互聯網連接的,是鄉村教師從一名到五十名的“擴張”,是500多名貧困女生走出大山的希望,也是“瓷娃娃”重新站立起來的力量……互聯網連接的不僅僅是人與人、人與物彼此的愛心溫暖,更是一個個被改變的命運。[詳細] -
讓愛更容易傳遞 九張圖記錄互聯網的暖心瞬間
互聯網連接的,是駐守邊關的軍人的思念;互聯網承載的,是危重病人痊愈的希望;互聯網傳遞的,是來自陌生人的溫暖和關愛;互聯網消除的,是留守兒童和父母之間的距離……互聯網讓愛更容易傳遞。[詳細] -
世界互聯網大會為國際網絡空間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落戶烏鎮,并把烏鎮設為大會永久會址。未來,中國還將從烏鎮繼續出發,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與國際社會一道,為共同構建造福全人類的網絡空間攜手努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