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出現了網站、微博、微信、電子閱報欄、手機報、網絡電視等各類新媒體,全媒體時代已來臨。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當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在全媒體時代面對網絡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團結、凝聚億萬網民,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加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使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從而更好地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加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
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宣傳思想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總體穩定的態勢,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肯定了這些重要成就,同時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在當前國內外復雜多樣輿論環境的綜合作用下,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面臨的新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一是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有待加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意識形態領域交鋒日趨激烈,一些西方國家針對中國實行的意識形態滲透手段日益隱蔽和多樣。一些錯誤觀點、有害思潮、模糊認識沉渣泛起,竭力與主流思想爭奪網絡話語權和影響力。這為我們全方位掌握網絡話語權增加了難度。
二是網絡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建設有待加強。網絡話語體系建設是獲取網絡話語權、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方面。網絡話語體系建設主要解決“說什么”“怎么說”“在哪里說”的問題,它包含網絡話語內容、網絡話語策略、網絡話語生態建設等內容。當前,我國網絡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存在創新不足、自身特色不突出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主流意識形態的權威性及其話語效力。
三是網絡意識形態話語傳播能力有待加強。任何一種思想觀念要為人熟知和認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思想觀念本身具備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擁有讓其傳播出去的能力。當前,我們亟須提升網絡意識形態話語傳播能力,不斷擴大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覆蓋面,使黨的聲音能夠真正入耳入腦入心,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目前復雜多樣的傳播方式與傳播渠道未能有效整合,線上與線下、傳統媒介和新興媒介融合度不高,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集群優勢需要進一步發揮,網絡話語的傳播質量和傳播效果需要不斷提升。為此,我們必須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
警惕網絡歷史虛無主義新動向
近年來,網絡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不少詆毀英雄、歪曲歷史的信息。[詳細] -
【網絡祝年】做好四件事 讓年味更濃郁
在中國多個傳統節日中,沒有哪個能比得上過年的分量。不過,現在的過年已經不再是以前傳統意義上的吃幾頓好的、買幾件新衣服了,有人說現在的年過得越來越像是走過場,越來沒了“年味”,越來越像是一個延長版的周末。[詳細] -
【網絡祝年】大年初一話拜年,延續千年歷久彌新
春節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這項延續千年的傳統習俗,至今仍然是農歷大年初一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