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我們必須把用發展的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又以實踐成果豐富發展理論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努力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一)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時代精神和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始終閃耀著科學與真理的光芒。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的三次結合,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真理性。
在回答“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中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新矛盾,我們黨始終注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加強自身建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確保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科學總結長期執政經驗,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把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落實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實踐中,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
在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 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要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揭示我國社會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總開關”,只有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基本矛盾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才能全面把握整個社會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方向。在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
在回答“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中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回答“人類社會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我們呼吁世界各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反映了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二)
進入新時代,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切實順應人民新期待、回答實踐新要求,必須不斷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
貫徹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馬克思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只要人民成為自己的主人、社會的主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人,共產主義理想就一定能夠在不斷改變現存狀況的現實運動中一步一步實現。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必須更加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貫徹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讓人民獲得解放是馬克思畢生的追求。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必須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堅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彰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貫徹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人民民主、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思想、關于人民民主的思想、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關于社會建設的思想、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為統籌推進新時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必須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中創造新成就、實現新變革,奮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向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出堅實步伐。
貫徹關于世界歷史的思想,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馬克思、恩格斯當年關于“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的預言,現在已經成為現實。今天,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必須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審視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和面臨的重大問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應對全球性重大風險和重大挑戰,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貫徹關于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做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永遠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三)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當前,我們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就是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 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就要求我們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對待科學的理論必須有科學的態度。 恩格斯深刻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提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創新版。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更好地把科學思想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力量。
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 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保持馬克思主義開放性和時代性的根本途徑。社會主義并沒有定于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要緊密聯系億萬群眾的創造性實踐,聚焦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全局性戰略問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解讀引領時代
歷史證明,從馬克思主義創立到今天,雖然170年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仍然是完全正確的。[詳細] -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理論價值和時代貢獻
習近平同志在今年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豐富內涵,推動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更加成熟和完善。[詳細]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國際道義優勢
日前,由中國共產黨舉辦、各國共產黨參加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專題研討會在深圳開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