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空間科技合作聚焦“商業機會”
近日,第13屆中英空間科學與技術合作研討會在浙江寧波舉行。在“商業機會”議題分會上,來自中英雙方的各位代表在各自專業領域針對空間科技商業機會的發展作了報告、演講和討論。
目前,國內外制造商非常看重中國市場,是因為中國商業航天產業正在奮起直追。未來宇航研究院投資總監張碧薇介紹,近年來,隨著國內支持政策的不斷升級,已有超過100家民營企業涉足商業航天產業,特別是以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領域為代表的產業鏈上游。
“商業航天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得到風險資本和金融界的承認與肯定。中國商業航天緊跟世界商業航天發展潮流,雖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中國商業航天公司已發射衛星超過30顆,明年有望破百。微納星空作為商業航天新生力量,希冀為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貢獻力量。”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CEO高恩宇說。
追求低成本、高可靠的發射服務
為商業航天發展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發射服務解決方案,也是中國民營企業不斷努力的方向。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徐亞偉說:“以天鵲液氧甲烷發動機為基礎,模塊化設計理念構建的朱雀系列低成本液體商業運載火箭家族型譜,形成了從中型到重型的運載能力,為中英國際合作和商業航天發展提供載荷進入太空的低成本新途徑。”
“從400公里到12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空間輻射會導致電子元器件錯誤概率驟然增加,所以在未來商業組網衛星設計中,除了性能之外,可靠性與可用性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商業航天通信設備專業制造商斯北圖科技CEO邢克飛介紹,2008年以來,斯北圖在商業現貨器件輻射效應減緩應用層面的系統解決方案,已在50多顆衛星上的100多臺通信產品上得到應用和驗證。斯北圖希望在中英兩國商業小衛星制造領域,提供可靠性與可用性更高的通信類組件產品。
建立新型共享商業衛星網絡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商業航天和微小衛星的快速發展,基于商業衛星的氣象觀測數據逐漸成為氣象預報領域的重要數據源。“包括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氣象部門,提供定制化精準氣象預報的商業公司,都開始對購買此類數據表現出濃厚興趣。基于低軌衛星的GNSS掩星大氣探測技術,具有探測精度高、全球覆蓋、全天候觀測、長期穩定和價格低廉等優點。通過建立新型共享商業星基掩星觀測網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數據應用效率,從而降低觀測費用,為未來精準天氣預報應用提供高精度和可靠的大氣觀測數據。”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王曉明說。
據悉,本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貿易與政策,空間探測和天文學,商業機會,對地觀測,新興空間技術,空間領域的挑戰,培訓與學生交換、教師互訪,出口控制、知識產權與資助機會等8個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對研究內容中的關鍵技術和難點展開討論。
2005年,時任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和英國科技大臣塞恩斯伯里在北京簽署中英航天科技合作框架協議。此后,兩國航天科技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中英空間科學與技術合作研討會”已在中英多城市舉辦了12屆,簽訂了多份合作協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美推出無人機系統標準化路線圖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近日公布了《無人機系統標準化路線圖(1.0版)》,希望能協調和加速無人機系統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的開發,盡快推動無人機融入美國國家航空系統。[詳細] -
英超級計算機成迄今最強“大腦”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科學家剛剛激活了世界上最強“大腦”:一臺擁有100萬個處理器內核和1200個互連電路板的超級計算機,它能像人腦一樣運作,是迄今能最準確模擬人腦的超級計算機。[詳細]